时间: 2025-04-26 20:5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7:56
木兰花慢 其七 两峰插云
作者: 杨玉衔 〔清代〕
四围苍翠合,锦屏敞,列层岑。
忽马耳高骞,撑天尺咫,拔地千寻。
晴阴。一开一阖,锁连环中有暮朝云。
往返诸仙玉驭,不劳风伯清尘。
妆临。镜俯湖明。
鬟竞绿,黛争青。
听高壑松涛,牙连海上,相向鸣琴。
飞楹。行春桥侧,峙碑亭南北路平分。
游客叠携阮屐,清宵分听缑笙。
四周环绕的青翠山林相连,锦绣的屏风敞开着,层层山岑映入眼帘。
忽然间马耳高高地飞起,撑起天空的尺许,拔地而起千寻之高。
晴空与阴云交替,一开一阖,锁住了环绕的云彩,晨昏在其中变幻。
往返的仙人驾着玉车,不必依靠风伯来吹拂尘埃。
妆饰的光景,镜子映照湖面清澈。
头发如绿意勃发,黛眉争奇斗艳。
听那高壑中的松涛,似乎在海上相互鸣琴。
飞檐高耸,春桥旁侧,碑亭巍峨,南北两条路平分。
游人叠携阮琴,清晨的夜晚分听缑笙的乐音。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诗才闻名,作品多描绘山水之美,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是杨玉衔在游历山水名胜时所作,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情感寄托,展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四围苍翠合,锦屏敞”描绘出一幅青翠环绕、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着,诗人通过“忽马耳高骞”与“撑天尺咫”表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令人仿佛置身于高山之巅,俯瞰四周。
而“晴阴。一开一阖,锁连环中有暮朝云”则通过阴晴变幻,映射时间的流逝,营造了一种动静结合之美。接着,诗人提到“往返诸仙玉驭,不劳风伯清尘”,展现了对仙人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
后半部分“听高壑松涛,牙连海上,相向鸣琴”则将自然与人文结合,描绘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一幅山水画,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思与探索,展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境界。
逐句解析:
四围苍翠合,锦屏敞,列层岑。
忽马耳高骞,撑天尺咫,拔地千寻。
晴阴。一开一阖,锁连环中有暮朝云。
往返诸仙玉驭,不劳风伯清尘。
妆临。镜俯湖明。
鬟竞绿,黛争青。
听高壑松涛,牙连海上,相向鸣琴。
飞楹。行春桥侧,峙碑亭南北路平分。
游客叠携阮屐,清宵分听缑笙。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理想化的生活追求与人文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锦屏”指的是?
A. 美丽的屏风
B. 一种乐器
C. 山峰
“往返诸仙玉驭”中的“玉驭”指的是什么?
A. 车
B. 船
C. 马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给人带来怎样的感觉?
A. 压抑
B. 轻松愉悦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写了山水之美,但多了几分豪放与奔放的气息;而杨玉衔的《木兰花慢》则更显细腻与内敛,表现出文人对自然的深情依恋。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