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一萼红·玉婵娟》

时间: 2025-04-28 05:15:21

诗句

玉婵娟。

甚春馀雪尽,犹未跨青鸾。

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

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阑干。

一点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

重省嫩寒清晓,过断桥流水,问信孤山。

冰粟微销,尘衣不浣,相见还误轻攀。

未须讶、东南倦客,掩铅泪、看了又重看。

故国吴天树老,雨过风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15:21

原文展示:

一萼红·玉婵娟
作者: 王沂孙 〔宋代〕

玉婵娟。甚春馀雪尽,犹未跨青鸾。
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
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阑干。
一点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
重省嫩寒清晓,过断桥流水,问信孤山。
冰粟微销,尘衣不浣,相见还误轻攀。
未须讶东南倦客,掩铅泪看了又重看。
故国吴天树老,雨过风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如玉一样柔美。春天已过,雪花融化,但她依然没有踏上青鸾。花瓣稀疏且无香气,柔嫩的枝条却独自绽放,令人感到她的美丽在世间的流落是多么令人遗憾。曾记得在黄昏时分,淡淡的月光照在她身上,渐渐地,她的身影移到小栏杆上。那一抹清幽的气息,和那半枝虚无的色彩,散发着芬芳的气息。
晨寒依旧,清晓时分,走过断桥流水,向孤山问好。微微的冰霜已消退,但衣衫却没有清洗,重逢时又误以为可以轻易攀附她。无须惊讶于东南的倦客,掩面流泪,看过又再看一遍。故乡的吴地树木已老,雨过风残,景象凋零。

注释:

  • 白话文翻译: 将古诗转为现代汉语,便于理解。
  • 玉婵娟: 指美玉般的女子。
  • 青鸾: 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美好的女子。
  • 疏萼无香: 花瓣稀疏且无香气,形容女子的美丽却淡薄。
  • 黄昏淡月: 指黄昏时分的微弱月光。
  • 清魂: 指清新的气息或灵魂。
  • 孤山: 可能指一个特定的地点,象征孤独。
  • 东南倦客: 可能指居于东南的旅人,寓意流浪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沂孙,宋代词人,以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王沂孙的个人情感经历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失落,以及对故乡的深情。词中所描绘的景象与情感,映射出当时社会的变化与个人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一萼红·玉婵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词中开篇以“玉婵娟”引出女子的美丽,接着通过春雪融化、花瓣稀疏等意象,表现女子的美丽却显得孤独和无奈。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阑干”一句,描绘了女子在黄昏时分的清幽形象,仿佛在诉说着她的孤独与思念。而后面的“重省嫩寒清晓,过断桥流水”则表现出一种隐约的期待与失落,仿佛在回忆与期待中徘徊。

整首词的情感在“未须讶东南倦客,掩铅泪看了又重看”中达到高潮,表现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结尾处“雨过风残”又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与惋惜,展现了王沂孙词作的深邃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婵娟: 以美玉比喻女子,开篇即设定了美的基调。
  • 甚春馀雪尽,犹未跨青鸾: 说明时光已过,却依然不见女子的身影,暗含着对美好的渴望与期待。
  • 疏萼无香,柔条独秀: 形容女子的美丽却显得孤独,隐含了对她的怜惜。
  • 记曾照黄昏淡月: 通过回忆描绘出女子的清幽之美。
  • 一点清魂,半枝空色: 表达对女子灵魂的向往和对她美丽的感叹。
  • 重省嫩寒清晓: 反映出诗人在清晨的思考与回忆。
  • 未须讶东南倦客: 表示对流浪生活的体悟与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玉”比喻女子的美丽,增强了词的意象。
  • 拟人: 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芳意班班”。
  • 对仗: 词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美为引,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失落的哀伤,展现出诗人对人生与故乡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婵娟: 象征美丽与纯洁。
  • 青鸾: 象征美好的期望。
  • 黄昏淡月: 代表孤独与思念。
  • 断桥流水: 象征人生的流逝与无常。
  • 孤山: 代表孤独与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婵娟”指的是什么? A. 一朵花
    B. 一位女子
    C. 一种鸟

  2. 诗中“冰粟微销”意指什么? A. 冰霜消退
    B. 雪花融化
    C. 清晨来临

  3. 这首词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失落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主题与情感相近,表达女性的思念与无奈。
  • 苏轼的《水调歌头》: 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王沂孙《一萼红·玉婵娟》与李清照《如梦令》: 两首词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思索,但王沂孙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李清照则表现出对爱情的深刻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王沂孙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桐庐房明府先辈 长庆寺遇常州阮秀才 吴门送振武李从事 题义女亭 酬河中杜侍御重寄 酬副使郑端公见寄 寄阳陵处士(一作寄昭亭杨处士,一作寄陵阳元处士) 守风淮阴 夜泊永乐有怀 听琵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好生之德 随时变化 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包含首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包含桷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栊门 来回来去 鲁邦 歹字旁的字 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化民成俗 才大气高 吮咂 蛮缠 巳字旁的字 心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