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吏隐亭》

时间: 2025-04-28 03:10:25

诗句

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

昨夜清风眠北牖,朝来爽气在西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0:25

原文展示:

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
昨夜清风眠北牖,朝来爽气在西山。

白话文翻译:

整片人间忧虑满满,我还颇为怪责您整日悠闲自得。昨夜的清风从北窗吹来,今天早晨的爽气则在西山上弥漫。

注释:

  • 纵横:纵横交错、纷繁复杂的样子,这里指忧患之多。
  • 颇怪:颇为责怪或疑惑。
  • 先生:指的是文与可,苏轼的友人。
  • 清风:清凉的风,象征着舒适与宁静。
  • 眠北牖:在北窗下安静地入睡。
  • 爽气:清新凉爽的空气,通常与秋天有关。
  • 西山:指西边的山,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境界。

典故解析:

  • 先生:指文与可,是苏轼的友人,常在诗中提及,表现出对朋友的关心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思想家。其诗词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时值政治动荡,社会动乱,苏轼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表现出一种“闲适”之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与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苏轼提到“忧患满人间”,这句直接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安与忧虑,尤其是对朋友的担心,似乎在说即使外界环境如此复杂,朋友仍能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着实让人惊讶。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清晨的爽气,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尤其是“昨夜清风眠北牖”,通过自然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宁静与舒适,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整首诗在忧虑中夹杂着对美好自然的感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种心态在动荡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诗人以风景映衬心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纵横忧患满人间”: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感慨,忧虑无处不在。
    • “颇怪先生日日闲”:对朋友的闲适态度感到不解,暗含对生活的无奈。
    • “昨夜清风眠北牖”: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清风拂窗,带给人宁静之感。
    • “朝来爽气在西山”:描述了清晨的美好,引出对自然的赞美与热爱。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两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夜景与晨景的对比,使情感层次丰富。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纷扰的社会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然,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清风:象征着凉爽与宁静,代表诗人内心的安宁。
  • 北牖:代表诗人静谧的生活状态。
  • 西山:象征着自然的美好,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先生”指的是谁? A. 苏轼
    B. 文与可
    C. 李白

  2. “昨夜清风眠北牖”中的“北牖”意指什么? A. 北方的窗
    B. 南方的窗
    C. 西方的窗

  3.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A. 忧虑
    B. 消极
    C. 豁达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与王维在对自然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王维的风格更偏向于宁静致远,而苏轼则更显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拜禹歌 赠毛仙翁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豫章台 天宝洞 梅仙坛 春风楼 百花桥 北上周春田主政邀饮小西门酒楼 马草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荧屏 话不虚传 立于不败之地 彑字旁的字 讳结尾的成语 疏影暗香 鱼字旁的字 剖开头的成语 弃书捐剑 辵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视同一律 阿父 陈思思 风紧 日久月深 倒八字的字 包含出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