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

时间: 2025-05-16 16:16:13

诗句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綵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悯楚。

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煮。

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

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6:16:13

原文展示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
作者:苏轼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綵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悯楚。
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煮。
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
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白话文翻译

与子由分别后,转眼又是七个端午节。
我身上系着彩丝,心中却仍感苦楚。
今年我独自骑马来到这里,数着佳节的日日夜夜。
孩子们欢喜我到来,准备了衣服和鸡黍。
水饼让我想起故乡,饭筒让我仍然为楚国感到惋惜。
我说一定要醉一次,痛快地说说西川的事情。
哪知道我已是官身,糟曲让我困扰,熏酒难以煮熟。
我独自带着三个孩子,去古刹拜访禅宗的祖师。
我与他们高谈阔论,把诗律交给梁罗,直到阿虎。
归来时我开玩笑,安慰这漫长的争执与不和。


注释

1.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2. 彩丝:端午节时,妇女们常用彩丝系在腰间,寓意驱邪避祟。
3. 昌歜苦:指心中感到忧苦的状态。
4. 鸡黍: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意为鸡肉和黍米饭。
5. 水饼:一种传统食品,形似饼,寓意思乡。
6. 官身:指自己身为官员的身份。
7. 古刹:古老的寺庙,禅宗的发源地。
8. 梁罗、阿虎:两位当时的诗人,苏轼与他们的交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文学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风格豪放洒脱,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端午节时,诗人借节日的氛围表达与兄弟分别的惆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透过节日的庆祝与饮酒,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与无奈。


诗歌鉴赏

苏轼的《端午游真如》不仅是一首描写节日的诗作,更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苏轼以“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开篇,瞬间将时光的流逝与亲情的缺失结合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伤感。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描述端午节的习俗——如儿童的欢喜、鸡黍的准备,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温情。

然而,在欢庆的背后,诗人却无法掩饰内心的苦楚和思乡之情。通过“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悯楚”的描写,诗人将故乡的思念与楚地的遗憾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他对故乡的深沉情感。即便身在喧闹的节日中,心灵的孤独依旧显得格外突出。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又以一种洒脱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困扰,他愿意借酒浇愁,通过“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来表达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这种对生活的乐观和对诗歌的追求,正是苏轼个人风格的体现,使整首诗既有情感的深邃,又不乏生活的趣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节日的氛围,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亲情和故乡的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人生观与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与兄弟分别后,转眼又是七年端午,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对亲情的思念。
  • 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身上系着彩丝象征节日的欢庆,内心却感到苦楚,形成鲜明对比。
  •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独自一人骑马来到这里,数着佳节的日子,显得孤单。
  •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孩子们喜悦地迎接我,准备了节日的食品,表现出节日的热闹。
  •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悯楚:水饼让人思乡,饭筒则让人对楚地感到惋惜,表达对故土的深情。
  • 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我说要痛快地喝一醉,畅谈西川的事情,表现出对生活的态度。
  •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煮:身为官员,却被酒困扰,反映生活的无奈和烦恼。
  • 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独自带着三个孩子去古寺参拜,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与朋友高谈阔论,传授诗歌的技巧,表现出对文人的关心与交流。
  • 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归来时以笑语调侃,安慰自己内心的争执与不和,展现幽默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快乐的节日与内心的苦楚形成对比,突出孤独感。
  • 象征:彩丝、水饼、鸡黍等意象象征着节日的传统与思乡之情。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节日中对亲情与故乡的思念,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彩丝:象征节日的欢庆与希望。
  • 鸡黍:传统节日食品,代表着温暖的家庭与团圆。
  • 水饼:象征思乡之情,反映对故土的向往。
  • 古刹:象征传统文化与哲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与谁分别?

    • A. 子由
    • B. 阿虎
    • C. 梁罗
  2. 诗中提到的“鸡黍”象征什么?

    • A. 亲情
    • B. 乡愁
    • C. 节日
  3. 苏轼在酒局中想要做什么?

    • A. 休息
    • B. 一醉
    • C. 争论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端午日赐衣》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的《端午游真如》和杜甫的《端午日赐衣》,两者都表现了对节日的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轼更注重个人的情感,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与时代的变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苏轼诗词全集》
  2. 《宋代文学研究》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多景楼 浣溪纱 初见 点绛唇 小阁 昭君怨 蝴蝶 昭君怨 萤 醉公子 反董文友词 醉公子 毛申人新婚,未几即赴文友通宵之宴,戏速其行 醉公子 灯花 如梦令 春朝旅店风雪 调笑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适居其反 艴然大怒 吞花卧酒 黹字旁的字 善化 腾越 断弦再续 页字旁的字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魚字旁的字 保险金额 羽字旁的字 包含腹的成语 米字旁的字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亲知把臂 昭如日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