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永遇乐》

时间: 2025-05-04 15:18:21

诗句

瑞叶飘零,瑶花淅沥,旋随风舞。

暗度南楼,寒深北岭,圆璧方圭处。

歌台密洒,僧寮深拥,留得袁安环堵。

试凭高、一舒老眼,皓鹤白鹇失素。

月明林下,梅开山上,漫道撒盐飞絮。

三白虽宜,九衢欲冻,叹息贫家妇。

浅斟低唱,将军称快,不见纠纠葛屦。

凝望里、侵凌萱草,压欹柳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18:21

原文展示

永遇乐
作者: 陆求可 〔清代〕

瑞叶飘零,瑶花淅沥,旋随风舞。
暗度南楼,寒深北岭,圆璧方圭处。
歌台密洒,僧寮深拥,留得袁安环堵。
试凭高一舒老眼,皓鹤白鹇失素。
月明林下,梅开山上,漫道撒盐飞絮。
三白虽宜,九衢欲冻,叹息贫家妇。
浅斟低唱,将军称快,不见纠纠葛屦。
凝望里侵凌萱草,压欹柳树。

白话文翻译

落叶纷飞,瑶花轻落,随着风翩翩起舞。
悄然经过南楼,寒意深重的北岭,圆形的玉璧和方形的圭器正处在此。
歌台上细雨纷洒,僧舍深藏,留下的是袁安的清贫之境。
试着向高处舒展老眼,皓鹤和白鹇失去了往日的色彩。
月光明亮照在林下,梅花在山上盛开,漫道盐撒飞絮。
三白虽好,但九衢却寒冷,令人叹息贫家的妇女。
浅浅地斟酒低声吟唱,将军称赞畅快,却不见那些纠缠的鞋履。
凝视中,萱草被侵凌,柳树也被压得倾斜。

注释

  • 瑞叶:象征吉祥的叶子。
  • 瑶花:美丽的花,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景。
  • 袁安:历史上著名的清白官员,象征清贫。
  • 三白:白色的梅花、雪、月光等,带有清新之感。
  • 九衢:指繁华的街道,常用以比喻城市的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求可,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大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社会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境,反映心中对社会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永遇乐》是一首充满画面感的词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开篇以“瑞叶飘零”引入,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随即转入对南楼与北岭的描写,展现出冬日的冷峻。接着,诗人提到“袁安环堵”,以历史人物的清白来映衬自己的贫困,透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

在表现个人情感的同时,诗人还将目光投向社会,提到“贫家妇”的叹息,揭示了社会底层人们的艰辛与无奈。在最后几句中,诗人用“浅斟低唱”来表达内心的苦闷与不甘,虽然将军称快,却无法改变生活的艰辛。

整首词作中,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展现出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使作品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瑞叶飘零:象征吉祥的叶子随风飘落,营造出一种凋零的意境。
  2. 瑶花淅沥:美丽的花瓣轻轻落下,增添了诗的柔美。
  3. 暗度南楼:暗示诗人潜入南楼,反映出一种隐秘的心情。
  4. 寒深北岭:北方的寒冷深邃,反映出冬天的严酷。
  5. 圆璧方圭:两种器物的对比,象征和谐与对立。
  6. 留得袁安环堵:以历史人物袁安的清贫来映衬自身的生活状态。
  7. 皓鹤白鹇失素:白鹤和白鹇失去了往日的纯洁,暗示内心的失落。
  8. 漫道撒盐飞絮:月光下的景象如同撒盐般,寓意纷飞的忧愁。
  9. 叹息贫家妇:表达对生活困境的同情与感慨。
  10. 不见纠纠葛屦:暗示世俗纷争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11. 凝望里侵凌萱草:凝视中,萱草被外物侵扰,暗含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人心,增强情感表达。
  • 拟人:将自然描绘得有情感,如“瑶花淅沥”。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揭示了诗人在动荡社会中的苦闷与情感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瑞叶:象征吉祥与希望。
  • 瑶花:美丽与温柔的象征。
  • 月明:暗示清明与宁静。
  • 贫家妇:代表底层人民的艰辛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求可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袁安”是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清贫
    • C. 战争
    • D. 幸福
  3. “三白虽宜”中的“三白”指的是哪些事物?

    • A. 白月、白雪、白花
    • B. 白水、白米、白面
    • C. 白梅、白鹤、白鹇
    • D. 白鸽、白帆、白云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陆求可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李清照更多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柔软,而陆求可则结合了社会背景,表达了更为深刻的无奈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 《陆求可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山居十首)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毛字旁的字 青衲 有色眼镜 乃在 牵物引类 转眼之间 老盆 状结尾的成语 石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微芳 辵字旁的字 一字王 南橘北枳 心口相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