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21:0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21:04:31
西江月
作者: 张抡 〔宋代〕
雅士常多雅,怀。
雪溪舟来。
兴尽何须见戴。
恰似云出岫,
岂拘宇内形骸。
超然物外远尘埃。
到此方为自在。
雅士常常心怀高远,
乘舟游览雪溪。
兴致已尽何必再见面。
恰如云彩从山中升起,
岂能拘泥于世间的形体。
超然物外远离尘世的纷扰,
来到这里才是真正的自在。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云出岫”意象常见于古诗词中,象征着超脱和自由,表达了诗人的洒脱心态。
作者介绍:张抡,字仲明,号雪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致,情感真挚,常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在,通过描写游览雪溪的情景,表达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西江月》展现了诗人张抡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优美的意象,如“雪溪舟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仿佛让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心灵的宁静。诗人以“雅士”自况,透露出一种高洁的情操,强调内心的高远与超脱,表现了对人世纷扰的反感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更是表达了对世俗的无所拘束,认为真正的自在在于超然物外,远离尘埃。通过“恰似云出岫”的比喻,诗人将自己的情感状态与自然景象结合,表现出一种脱俗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不仅是对自然美的向往,更是对内心自由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追求。
整体而言,《西江月》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的诗,更是诗人哲学思考的结晶,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西江月》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和心灵的超脱,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漠。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远,强调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西江月》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抡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恰似云出岫”表达了什么意境?
A. 自然的宁静
B. 心灵的自由
C. 生活的繁忙
D. 友情的珍贵
诗中的“尘埃”指的是什么?
A. 物质的财富
B. 世俗的纷扰
C. 自然的美好
D. 高尚的情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