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1:2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1:22:48
鸣榔惊起鹭鸶飞。山远水瀰瀰。米贱茅柴酒美,霜清螃蟹螯肥。人生所贵,逍遥快意,此外皆非。却笑东山太傅,几曾梦见蓑衣。
鸣榔声惊起了飞翔的鹭鸶,远处山水相连,犹如迷雾般缥缈。米价低廉,茅草柴火,酒香四溢,霜降时节螃蟹的蟹钳也格外肥美。人生最珍贵的就是逍遥自在和快意,其他的东西都不重要。于是我忍不住嘲笑东山的太傅,他又几时梦见过那一身蓑衣呢?
张抡(约1080-1130年),字子振,号东山,宋代词人,擅长填词,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朝中措》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经济变迁之际,诗人以生活的琐碎细节反映了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强调简单的生活快乐。
《朝中措》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理解。开篇以“鸣榔惊起鹭鸶飞”引入,声响打破了宁静,象征着世事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接着描绘远山与水面,意境悠远,展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米贱茅柴酒美”,反映出一种平实的生活哲学,即物质的丰裕与精神的满足并不一定成正比。接下来的“霜清螃蟹螯肥”则描绘了秋冬时节的丰收景象,渗透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激。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人生的哲学思考,提出“逍遥快意”才是人生最贵重的事物,强调内心的自由与快乐比外在的富贵更为重要。最后一句“却笑东山太傅,几曾梦见蓑衣”,则是对东山隐士生活的调侃,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反思与批判,显示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探讨,表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明朗与洒脱,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
主题围绕对逍遥自在生活的追求,强调内心的满足与快乐比物质的富裕更为重要,表达了对传统隐逸生活的思考和对现实生活的反省。
诗中“米贱”指的是什么?
A. 米价高
B. 米价低
C. 米质差
D. 米量少
“霜清螃蟹螯肥”中“霜清”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特征?
A. 春
B. 夏
C. 秋冬
D. 四季皆可
作者对“东山太傅”的态度是:
A. 崇敬
B. 讽刺
C. 忍耐
D. 理解
苏轼的《定风波》同样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追求,但更强调了对人生坎坷的豁达态度。李白的《将进酒》则通过豪放的饮酒场景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示出不同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