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鹤冲天(张仲宗以秋香酒见寄并词,次其韵)》

时间: 2025-04-26 05:28:26

诗句

篘玉液,酿花光。

来趁北窗凉。

为君小摘蜀葵黄。

一似嗅枝香。

饮中仙,山中相。

也道十分宫样。

一般时候最宜尝。

竹院月侵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8:26

原文展示:

篘玉液,酿花光。来趁北窗凉。为君小摘蜀葵黄。一似嗅枝香。饮中仙,山中相。也道十分宫样。一般时候最宜尝。竹院月侵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端着美酒,邀友共饮,享受着清凉的北窗下的微风。他轻轻摘下蜀葵的花瓣,仿佛在嗅着花香。饮酒之间,仿佛置身于仙境,感受到山中那种自然的闲适。此时此刻,正是品酒的最佳时机,月光洒在竹院的床上,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美好。

注释:

  • 篘玉液:指美酒,这里形容酒的透明和清澈。
  • 蜀葵:一种花,多用于酿酒或作为装饰,寓意美好和芬芳。
  • 饮中仙:形容饮酒后如同仙人般的愉快。
  • 竹院:竹子环绕的庭院,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 月侵床:月光洒在床上,描绘出诗人闲适的生活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是宋代的一位词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闲适生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鹤冲天》可能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李弥逊和友人相聚于竹院中,共同品酒,抒发情感而作。诗中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优雅。开头以“篘玉液,酿花光”引出酒的清澈和芬芳,给读者一种美好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来趁北窗凉”展现了秋季的凉爽,营造出一种舒适的氛围。由于诗人小摘蜀葵黄,暗示了他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从酒到花,再到饮酒的愉悦,最终回归到竹院中月光的照耀,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宁静而愉悦的,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这种闲适的心态在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意义,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脚步,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篘玉液,酿花光。:介绍了酒的清澈与芬芳。
  2. 来趁北窗凉。:通过北窗的凉风,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3. 为君小摘蜀葵黄。: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细腻的情感。
  4. 一似嗅枝香。:饮酒时感受到的花香,增添了情景的美好。
  5. 饮中仙,山中相。:形容饮酒后的轻松自在,宛如仙人。
  6. 也道十分宫样。:强调这种愉悦的状态是难得的。
  7. 一般时候最宜尝。:提醒人们在适合的时机享受生活。
  8. 竹院月侵床。:描绘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床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饮酒形容为“饮中仙”,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竹院月侵床”,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追求闲适生活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玉液:象征美好的生活和饮酒的乐趣。
  2. 蜀葵:代表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生机。
  3. 竹院:象征着静谧与清雅的生活环境。
  4.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安详,增添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与自然
    B. 战争与和平
    C. 爱情的悲伤

  2. “篘玉液”中的“篘”字意思是? A. 清澈的
    B. 美丽的
    C. 甜美的

  3. 诗中提到的“蜀葵”是用来做什么的? A. 装饰
    B. 酿酒
    C. 烹饪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李弥逊的《鹤冲天》相比,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更加关注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弥逊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 自君之出矣 拟客从远方来 拟青青河畔草 钱唐苏小歌 古意赠今人 吕不韦春秋 刘阳归鸿阁 乐处 老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磨牙凿齿 非字旁的字 耀焜 狮子吼 无羐无碍 利结尾的成语 豸字旁的字 片言居要 蚁隙 包含学的词语有哪些 白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重秤 食不果腹 用字旁的字 直拨 野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