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4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2:41:03
长红小白。何处寻梅格。日日南山云满额。暗老一分春色。广平赋罢瑶香。细花蕊商量。留得笔端雨露,后来收拾群芳。二月始得此词,故于末章见意。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尤其是梅花的美丽。作者在思索梅花的踪迹,感叹南山的云雾缭绕,似乎在暗示岁月的流逝。写完《广平赋》之后,沉醉于瑶香之中,细细品味花蕊的芬芳。留存下笔下的雨露,期待日后能收获繁花似锦的美好。词的末尾提到二月,表达了春天的初升与期待。
作者介绍:李弥逊是宋代的词人,以其细腻的词风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常常蕴含深厚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南山的景色和梅花的芳香,成为了诗人寄情的载体。
李弥逊的《清平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梅花,展现出一种淡雅而深远的情感。全词从开头的“长红小白”开始,便引人入胜,勾勒出梅花的多样之美。诗中“日日南山云满额”一句,描绘了春天朦胧的气息,仿佛云雾缭绕的南山正是诗人心中渴望的归处。暗老一分春色,传达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随着词的深入,诗人通过“广平赋罢瑶香”表达了创作后的沉醉,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最后的“留得笔端雨露,后来收拾群芳”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相结合,表达了希望与期待的美好情感。在整体风格上,这首词清新而又蕴含深意,展现出李弥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人生短暂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长红小白”指代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梅花的颜色
C. 云的颜色
“日日南山云满额”中“南山”代表了什么?
A. 一种花
B. 诗人心中的归处
C. 一种季节
诗中提到的“瑶香”是指什么?
A. 诗人创作的作品
B. 梅花的香气
C. 春天的气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弥逊的《清平乐》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在春天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李弥逊更注重细腻的情感和自然的描绘,而辛弃疾则表达了更为豪放的个人情怀与对国家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