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5:09
赠元稹
作者:白居易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处誓不谖。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我从官场游历,七年在长安。
所知的只有元君,才明白交情的珍贵。
难道没有山上的幼苗,哪怕小得只有一寸,也能抵挡岁寒?
难道没有要津的水,咫尺之间却有波澜?
这位朋友与我不同,他在这里长久相处,誓言不会忘却。
那无波的古井水,像有节的秋竹竿。
我们一同成为心意相通的朋友,三度共度春秋时光。
在花下骑马游玩,在雪中畅饮欢聚。
在衡门相遇迎接,不必带着帽子和冠冕。
春风中日高酣睡,秋月里夜深观赏。
不图同登科举,不求同署官职。
我们所合在心底,情感无异于他人。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元稹交情深厚。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著称,作品内容涵盖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与元稹相识多年后,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珍惜。两人同在长安生活,经历了许多风雨,诗中流露出对友谊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赠元稹》是一首充满真挚情感的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友谊的赞美和珍视之情。诗的开头部分,白居易以“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引入,展示了他在官场的经历和对朋友的思念。接着,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与元稹交情的珍贵,指出“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不仅展现了生活中艰难困苦的时光,也暗示出珍贵友谊的坚韧。
在描绘友谊的细腻之处,诗中提到“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友谊的宁静和高洁。白居易用“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生动地描绘了他们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光,表现出两人之间那种无拘无束、真诚相待的关系。
最后,诗中强调“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表明友谊的真正所在不是在表面的交往,而是在心灵深处的共鸣。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元稹的赠言,更是对友谊、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真挚的友谊,强调了心灵的契合和对生活的热爱。白居易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元稹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与谁的友谊?
A. 李白
B. 元稹
C. 杜甫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无波古井水”象征什么?
A. 友情的平静
B. 生活的繁忙
C. 感情的波动
答案:A
诗中“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友谊的快乐时光
B. 自然的美好
C. 忙碌的官场生活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