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2:46
杏为梁,桂为柱,何人堂室李开府。
碧砌红轩色未乾,去年身殁今移主。
高其墙,大其门,谁家第宅卢将军。
素泥朱版光未灭,今日官收别赐人。
开府之堂将军宅,造未成时头已白。
逆旅重居逆旅中,心是主人身是客。
更有愚夫念身后,心虽甚长计非久。
穷奢极丽越规模,付子传孙令保守。
莫教门外过客闻,抚掌回头笑杀君。
君不见马家宅,尚犹存,宅门题作奉诚园。
君不见魏家宅,属他人,诏赎赐还五代孙。
俭存奢失今在目,安用高墙围大屋。
杏树做梁,桂树做柱,谁的堂屋是李开府的?
碧色的台阶、红色的轩窗颜色尚未干,去年他已经去世,现在换了主人。
墙高,门大,谁家是卢将军的府邸?
白泥和朱色的牌匾光彩依旧,今天官府收回赠予他人的财产。
开府之堂和将军的宅邸,建筑未完工时他已白发苍苍。
在旅馆中重居又在旅馆中,心里是主人,身体却是客人。
更有愚笨的人想着身后的事,心虽长远,计划却非长久。
奢华极致超出规模,托付给子孙来保守。
不要让门外的过客听到,拍掌回头笑话你。
你难道没看到马家的宅邸,依然存在,门口题写着“奉诚园”?
你难道没看到魏家的宅邸,已经属于他人,朝廷赎回赠予他五代子孙。
节俭的存在和奢华的失去就在眼前,何必用高墙来围住大屋呢?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
《杏为梁》是在白居易对权贵生活的思考中写成,反映了他对奢华与节俭、权力与财富流转的深刻见解。
本诗通过描绘豪华的建筑和过去的权贵生活,表达了白居易对人生无常和物质繁华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杏为梁,桂为柱”,不仅仅是对建筑物的描述,更是一种对昔日繁华的追忆与感慨。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新的主人接管了这座府邸,反映出社会上权力和财富的不断流动。
白居易通过“心是主人身是客”的哲理,深刻揭示了人们在物质世界中的无奈与孤独。即便拥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也只能成为过客,无法真正“拥有”任何东西。诗中还通过对比马家和魏家的宅邸,提醒人们在奢华与节俭之间应有所取舍。整体来看,诗歌以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警示我们珍惜眼前的生活。
全诗探讨了权力与财富的流转、人生的无常与奢华的短暂,表达了白居易对奢华生活的深思与对节俭生活的呼唤。
这首诗通过对比奢华与节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财富与权力的不同态度,借以传达一种人生哲理。
诗中提到的“杏为梁,桂为柱”是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提到的“心是主人身是客”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马家宅”与“魏家宅”有什么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