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2:5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2:50:16
不是重看灯,重见河边女。
长是蛾儿作队行,路转风吹去。
十载庆元宵,满耳番腔鼓。
欲识尊前太守谁,起向尊前舞。
这不是为了再次观赏灯火,而是为了重新见到河边的女子。
她们像蛾子一样成群结队地走,风一吹就消失了。
十年来欢庆元宵,耳边响起了阵阵鼓声。
想要知道眼前的太守是谁,我便在他面前舞蹈。
这首诗中提到的“元宵”,是指元宵节,传统的中国节日,象征着团圆和欢乐。诗中的“蛾儿”与“河边女”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可能在描述个人情感经历与节日氛围相结合的复杂情感。
刘辰翁,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见称,作品多描绘人情世故及自然景象,擅长用简练的语言传达复杂的情感。
该诗创作于元宵节期间,作者在灯火璀璨的节日氛围中,回忆往昔与心中女子的美好时光,通过节日的欢庆与个人情感相交织,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感慨。
这首《卜算子(元宵)》通过简单的意象与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元宵节的场景。诗中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热闹,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去恋情的怀念。开头两句“不是重看灯,重见河边女”,便将读者引入一种怀旧的情境。灯火辉煌的元宵,映衬出诗人心中那缥缈的回忆,河边的女子成为了他内心深处的执念。随后“长是蛾儿作队行,路转风吹去”,诗人将女子比作蛾儿,隐喻她们如梦似幻,随时可能被风吹散,象征着青春的流逝与无常。最后几句提到“十载庆元宵,满耳番腔鼓”,不仅表现了节日的喜庆,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对过去的追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青春、爱情及节日氛围的独特理解。
不是重看灯,重见河边女。
长是蛾儿作队行,路转风吹去。
十载庆元宵,满耳番腔鼓。
欲识尊前太守谁,起向尊前舞。
整首诗通过元宵节的欢庆,展现了对青春、爱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美好回忆的珍视以及对现实的思索。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爱情的怀念?
A. 通过灯火的描写
B. 通过对河边女子的回忆
C. 通过描绘节日的热闹
D. 通过描述太守的身份
“蛾儿作队行”中的“蛾儿”指代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河边的女子
C. 节日的装饰
D. 自然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番腔鼓”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节日的庆祝音乐
C. 舞蹈的伴奏
D. 传统的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