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2:16
雨中花第四体 听雨
作者: 梁清标 〔明代〕
百尺楼中香一缕。
梦乍醒庄生栩栩。
栖半亩烟云,几竿修竹,
咫尺潇湘浦。
趺坐垂帘浑不语。
听淅沥落英无数。
怪风袅孤灯,凉生衫袖,
多是芭蕉雨。
诗中描绘了一位诗人在高楼之中,忽然醒来,梦中的景象犹如庄周笔下的蝴蝶般生动。诗人栖息于烟云缭绕的环境中,周围修竹摇曳,近在咫尺的潇湘水边。诗人坐在窗前,静静垂下帘子,不发一言,倾听窗外淅沥的雨声,仿佛无数花瓣纷纷落下。窗外的怪风轻拂,孤灯摇曳,带来一阵凉意,让人感到衣袖微凉,这一切都是芭蕉树下的雨声。
梁清标,明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常常蕴含哲理,具有深刻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一个雨夜,诗人通过对雨声的聆听,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的沉静。雨声引发了诗人的思绪,既有对梦境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的思考。
《听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雨中思索的宁静与孤独。开篇的“百尺楼中香一缕”,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幽静的空间,楼中淡淡的香气,仿佛是自然的馈赠,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而随着诗句的展开,梦境与现实交织,庄生的梦境象征着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诗人仿佛在这雨声中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归宿。
“栖半亩烟云,几竿修竹”描绘了一个恬淡的生活环境,烟云缭绕,竹影摇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和与依恋。随后,诗人选择“趺坐垂帘浑不语”,这种沉静的姿态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思熟虑的气氛,听雨声成为了他内心独白的方式。
“听淅沥落英无数”,在细雨中,花瓣仿佛在轻声诉说着生命的脆弱和美好,而“怪风袅孤灯,凉生衫袖”,则将孤独与凉意融入其中,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最后一句“多是芭蕉雨”更是将南方特有的雨景作为结尾,留下了一种意犹未尽的余韵。
整首诗通过雨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雨声不仅是环境的描绘,更是心灵深处的回响,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雨声的描绘,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沉思。诗人通过对雨的聆听和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栖半亩烟云”意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趺坐垂帘浑不语”表现了诗人的_____状态。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芭蕉雨”是北方特有的雨景。 (对/错)
《夜雨寄北》中的雨声更多的是引发思乡情绪,而《听雨》则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内心的平和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两首诗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