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3:52
太液承欢霞袖翥。
禁多少玉酣红妩。
宫粉凝妆,仙云并影,
缥缈淩波步。
一自移盘人暗去。
怕荒却月明千亩。
怨笛沉烟,残萤飘水,
梦断临平路。
在太液湖畔,荷花盛开,仿佛在霞光中欢舞。
这里的荷花有多少娇艳的姿态,犹如美玉般醉人。
花儿们妆容精致,仙云伴随着它们的影子,
在水面轻盈地舞动。
不知不觉中,曾在这里欣赏荷花的人已经悄然离去。
我担心在这皓月下,满园的花朵会因无人照看而凋零。
怨恨那悠扬的笛声在烟雾中消散,残留的萤火虫在水面飘荡,
我的梦在通往临平的路上戛然而止。
陈方恪,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词作品以细腻婉约著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
此诗创作于戊寅年(约在清代的一年),正值荷花盛开之际,诗人借助荷花的美丽和凋零,表达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荷花的娇美与湖光的韵律,展现出一种既美丽又哀愁的意境。开篇以“太液承欢霞袖翥”引入,展现出荷花在晨曦中的美丽,充满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通过“禁多少玉酣红妩”的描写,展现出荷花的娇艳,仿佛让人沉醉在这种美丽之中。
随着诗歌推进,诗人逐渐引入一种淡淡的忧愁。通过“怨笛沉烟,残萤飘水”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尤其是“梦断临平路”的结尾,更加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整首诗在描绘美的同时,隐含着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使得读者在欣赏荷花之美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整首诗围绕荷花的美丽与脆弱,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诗中提到的“太液”指的是哪里?
A) 皇宫
B) 湖泊
C) 山川
D) 城市
“怨笛沉烟,残萤飘水”一句中,笛声象征什么?
A) 欢乐
B) 悲伤
C) 美好
D) 希望
诗中对荷花的描写主要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以上都是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陈方恪的《雨中花》更侧重于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与内心的感悟,而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过往的怀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对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