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5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59:28
雨中花 答索花
作者: 邹祗谟 〔清代〕
二月春光未老。
枝上红颜犹好。
薄命桃花,断肠棠蕊,
欲寄疑卿恼。
窗外落红闲不扫。
留伴胆瓶人悄。
好向绿云边,
簪残置案,
香气犹缭绕。
在二月的春光尚未消逝之时,
树上的桃花依然娇艳动人。
那命薄的桃花,令人断肠的棠蕊,
想要寄托对你的疑虑与怨恨。
窗外飘落的花瓣懒得去扫,
只留伴我在这安静的屋子里。
我希望能在绿云的边缘,
将残花簪在案头,
那香气依然缭绕在身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桃花与棠蕊,常用来象征爱情与愁苦,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短暂生命的惋惜。
作者介绍:
邹祗谟,清代诗人,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光与花卉,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雨中花 答索花》通过对春天花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与生命的深刻感悟。诗的开篇以“二月春光未老”引入,营造出一种初春的生机与活力,然而接下来的“薄命桃花,断肠棠蕊”则迅速将这种生机与美好转化为对短暂生命的感慨。桃花的娇艳与命薄相映成趣,暗示了美丽的事物常伴随痛苦和遗憾。
通过“窗外落红闲不扫”,诗人表露出一种淡然的态度,似乎对外界的美好与悲伤都已看淡,选择与自己内心的孤独为伴。这种情感在“好向绿云边,簪残置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希望将残花簪在案头,借此依然留住那淡淡的香气,象征着对过去美好的追忆与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深邃的情感与优美的修辞,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爱情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共鸣与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花卉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短暂生命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人生无常的理解与接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薄命桃花”主要指什么?
a) 生命短暂的桃花
b) 永恒的桃花
c) 只在春天开放的桃花
“窗外落红闲不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失落与淡然
c) 忙碌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对爱情的惋惜与思考
c) 快乐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邹祗谟的《雨中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主题上都有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感伤,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与爱情的短暂,后者则更多体现了个人情感的深邃与细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