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5:58
雨中花•幼小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幼小未将情字省。
偶向着养娘閒问。
道有游郎,曾报香帕,
不识他因怎。
见得养娘微一哂,
却半晌低头自忖。
再记游郎,重看香帕,
满面都红沁。
这首诗表达了幼小心灵对情感的朦胧感知。小女孩尚未懂得“情”字的真谛,偶尔向养母闲聊,提及一个曾经送过香帕的游郎,却不知道他的来历。养母听后微微一笑,小女孩便低头思索起来。再次想起游郎,重看那香帕,脸上不禁泛起红晕。
作者介绍:董以宁,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清新的语言风格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女性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对女性情感和生活的关注上升时期。诗中描绘了幼小女孩对情感的初次体验,展现了在无邪与情愫交织中的纯真。
《雨中花•幼小》以小女孩的视角描绘了初识情感的纯真与懵懂。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对话和细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小女孩对情感的好奇与探索。开篇便以“幼小未将情字省”引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对情感的无知与向往。在与养母的闲聊中,小女孩提到游郎,透露出她对这个人物的憧憬与追寻。这一情节的设定,既表现出小女孩的天真无邪,又引发了读者对她未来情感发展的期待。
“见得养娘微一哂”一句,展示了养母对小女孩情感萌芽的默默支持与理解。诗的后半部分,小女孩再次想起游郎,重看那香帕,脸上红晕的描写,生动地体现了她内心小小涟漪的情感波动。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独特,既有儿童的天真无邪,又蕴含着对未来情感生活的期待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暗示,表现出幼小心灵的变化与成长。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情感交织,形成了一种温柔而富有层次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初识情感的纯真和懵懂,展现了小女孩在情感萌芽时期的探索与自我认知。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一个朝代的?
小女孩对游郎的情感表现为:
“满面都红沁”中的“红沁”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