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夏旱》

时间: 2025-07-12 05:25:41

诗句

太阴不离毕,太岁仍在午。

旱日与炎风,枯焦我田亩。

金石欲销铄,况兹禾与黍。

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

悯然望岁者,出门何所睹。

但见棘与茨,罗生遍场圃。

恶苗承沴气,欣然得其所。

感此因问天,可能长不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5:25:41

夏旱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太阴不离毕,太岁仍在午。
旱日与炎风,枯焦我田亩。
金石欲销铄,况兹禾与黍。
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
悯然望岁者,出门何所睹。
但见棘与茨,罗生遍场圃。
恶苗承沴气,欣然得其所。
感此因问天,可能长不雨。

白话文翻译:

月亮依旧高挂,太阳依然在正午。
干旱的太阳和炎热的风,使我的田地干枯。
金石都快要融化,更何况是小麦和黍米。
在万千生灵中,唯有农民最为辛苦。
我怜悯地望着这一年,出门能看到什么呢?
只见满地的荆棘与蒺藜,遍地都是杂草。
那些恶劣的苗子承受着病气,却也欣然扎根。
因此我感慨地问天,难道真的不会再下雨?

注释:

  • 太阴: 指月亮,古代认为它与农事有密切关系。
  • 太岁: 指太阳,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时间。
  • 旱日: 干旱的天气。
  • 禾与黍: 指稻麦等作物。
  • 嗷嗷: 形容饥饿的样子。
  • 恶苗: 指生长不良的杂草或病秧子。
  • 承沴气: 承受病气,意指受到坏环境影响。
  • 问天: 向天询问,表现出无奈和悲哀。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显著的典故,但反映了唐代社会农民的艰辛与自然灾害的影响,常见于古代诗歌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贴近百姓生活的诗作而闻名。他的诗风质朴、通俗,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怀意识。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唐代,正值农业社会,农民因干旱而受苦,白居易通过此诗表达对农民辛苦的同情以及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担忧。

诗歌鉴赏:

《夏旱》是一首充满忧虑与哀伤的诗,白居易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干旱带来的苦难。诗的开头描绘了自然界的现象,月亮和太阳依然在高空,但这并不能为农田带来雨水,反而是干旱和炎热的天气使得田地干枯。诗人在此用“金石欲销铄”来形容酷热,这种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天气的恶劣,暗示着自然对农业的威胁。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农民,强调他们在灾难面前的艰辛,表现了对农民深切的同情。

当诗人走出门外,所见只有荆棘与杂草,描绘出一幅荒凉的景象,反映出丰收的希望变成了绝望。最后,诗人感慨地向天询问,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无奈。整首诗构成了一幅关于干旱与农民困境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白居易关心民生的诗人特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太阴不离毕,太岁仍在午: 描绘了时光的流逝,月亮和太阳都在,暗示自然规律未变。
    • 旱日与炎风,枯焦我田亩: 直指干旱的影响,田地因缺水而枯焦。
    • 金石欲销铄,况兹禾与黍: 强调干旱的严重性,连金石都快要融化,禾黍更是无一幸免。
    • 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 体现了农民在万众生灵中承受的苦难,饥饿的呼喊声尤为明显。
    • 悯然望岁者,出门何所睹: 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出门后看到的都是荒凉。
    • 但见棘与茨,罗生遍场圃: 荆棘与杂草遍地,象征着农业的失落。
    • 恶苗承沴气,欣然得其所: 描述了不良作物在病气中仍然生长的无奈。
    • 感此因问天,可能长不雨: 表达了对天的疑问,渴望雨水的心情。
  • 修辞手法:

    • 夸张: "金石欲销铄" 夸大了干旱的程度。
    • 对仗: 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对农民辛苦的深切同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的重视与对自然环境的敏感。

意象分析:

  • 太阴与太岁: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法则。
  • 旱日、炎风: 体现了天气的恶劣与自然的无情。
  • 禾与黍: 代表农作物的生长与希望。
  • 棘与茨: 象征着失去和绝望的环境。
  • 恶苗: 表现了生长在逆境中的植物,隐喻人们在困境中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农民的同情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人际关系的探讨
  2. "金石欲销铄"中的“销铄”是什么意思?

    • A. 融化
    • B. 磨损
    • C. 消失
  3. 诗中提到的“恶苗”指的是什么?

    • A. 优质作物
    • B. 病弱的杂草
    • C. 健康的植物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夏旱》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当时农业的困境,但白居易更强调自然灾害对农民的影响,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悲痛。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描绘方式上各有特色,展示了不同的社会关注点。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全集》
  • 相关文学评论文章与研究资料

相关查询

拟古八首 孟子·大勇 历代传授歌 青紫峰亭 题崔公道源《寒宵煮豆图》 同友人游梳妆亭 寄李十员外 挽蔡西山先生 按部南阳有赠 同农门度孙家岭过下天井序之寓斋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径的成语 造因结果 貝字旁的字 坤灵 微尚 食饥息劳 聿字旁的字 百罚 宵旰攻苦 宝盖头的字 袭故蹈常 慌张失措 馬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麒麟像 灿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