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4:08
富平少侯
作者:李商隐
七国三边未到忧,
十三身袭富平侯。
不收金弹抛林外,
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
绣檀回枕玉雕锼。
当关不报侵晨客,
新得佳人字莫愁。
在七国和三边的动乱中,我并没有太多的忧虑,
我却以富平侯的身份自豪。
不愿收取金钱抛弃在林外,
却心疼那银床静静放在井边。
彩色的树和灯光交错闪烁,
绣着檀香的枕头和精雕细刻的玉器。
面对晨光中的客人,我不再回报问候,
因为新得的佳人已让我没有忧愁。
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诗多描写爱情、人生与社会,风格独特,常用隐喻和象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商隐的中晚年,正值唐朝衰落的时期,政治动荡不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表达了对身份及财富的思考,结合个人情感的寄托。
李商隐的《富平少侯》通过对身份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复杂而又矛盾的内心世界。诗的开头提到“七国三边未到忧”,表明虽然外有纷争,但内心却并不忧虑,反而以“十三身袭富平侯”的身份感到自豪,表现出对地位的珍视。通过“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诗人对金钱的态度也显得复杂,既不愿意为财富所累,又对奢华的生活有所眷恋。
接下来的“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享受。这些美丽的意象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享受,更是精神世界的寄托。最后一句“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则暗示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与珍视,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在描写外部世界的同时,深入挖掘了内心的情感,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如对金钱的态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意象的交错来营造氛围,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个人对身份、财富和爱情的复杂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层次,也反映了社会文化背景下对生活的不同追求与态度。
诗词测试:
李商隐的“富平少侯”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身份的自豪与生活的珍惜
C. 对战争的忧虑
D. 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彩树转灯珠错落”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白天的自然景象
B. 夜晚的美丽景色
C. 农田的丰收
D. 战争中的混乱
“新得佳人字莫愁”中的“字”指的是什么?
A. 书信的内容
B. 佳人的名字
C. 诗人的感慨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商隐与杜甫的作品都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但李商隐的诗更注重情感的细腻和个体的内心体验,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的苦难与历史的沉重。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唐代诗人的不同风格与个性。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深入理解李商隐及其作品的背景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