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华州周大夫宴席》

时间: 2025-04-26 04:54:06

诗句

郡斋何用酒如泉,饮德先时已醉眠。

若共门人推礼分,戴崇争得及彭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4:06

原文展示

华州周大夫宴席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郡斋何用酒如泉,
饮德先时已醉眠。
若共门人推礼分,
戴崇争得及彭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周大夫在华州宴请宾客的情景,开头提到郡斋宴席上的美酒如泉水一般丰盈,然而饮酒前已因德行而醉卧。接着提到若与门人推行礼仪分配,戴崇也难以与彭宣相比。

注释

  • 郡斋:指地方官的宅邸或会客之所。
  • 酒如泉:形容酒水丰沛。
  • 饮德:饮酒前的德行。
  • 戴崇:戴侍郎,唐代人名,意指品德高尚。
  • 彭宣:彭宣,古代著名的礼仪家,与戴崇相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璇子,唐代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于世。他的诗风多变,既有婉约之美,又有豪放之气,特别是其晚期的作品,常常带有象征和隐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李商隐身处官场之际,常常参与各类宴会与社交活动。诗中展现了他对礼仪和德行的重视,体现了唐代士人对社交场合的看法及其内心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李商隐的《华州周大夫宴席》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人际交往和道德情操的深思。开篇“郡斋何用酒如泉”,直接引入宴席的场景,展现了丰盛的酒席和轻松的氛围,但随即转入对德行的探讨,传达出一种饮酒应以德行为先的观点。这里的“饮德”意指内在的修养与外在的交际相结合,强调了道德价值的重要性。

“若共门人推礼分”,则转而引入礼仪的讨论,李商隐在这里表现出对礼节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地位与个人修养之间关系的思考。诗的最后一句“戴崇争得及彭宣”则用人物对比,突出了在道德和礼仪方面的差距,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之人的崇敬与向往。

整首诗在风格上体现出李商隐擅长的含蓄与隐喻,通过宴席的场景,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社会观察,使人感受到他对人际关系和道德责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郡斋何用酒如泉:在地方官的宴席上,酒水丰盈似泉水,暗示宴席的奢华与热闹。
  • 饮德先时已醉眠:饮酒之前,因品德高尚而醉卧,表现出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 若共门人推礼分:若与门人一起推行礼仪,探讨礼节的分配。
  • 戴崇争得及彭宣:戴侍郎的礼节与彭宣相比较,表达了对礼仪的敬畏和对理想人物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酒如泉”通过比喻展示了丰盛的酒水,渲染出宴席的气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德行与礼仪的重要性,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道德的思考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社交与交际,也暗示醉酒后的忘忧。
  • :象征内在修养和道德标准,是社交场合的重要基石。
  • :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规范与约束,体现了社会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郡斋何用酒如泉”中“泉”指的是什么? A. 水源
    B. 酒水丰富
    C. 美酒

  2. 诗中提到的“饮德”意指什么? A. 饮酒的行为
    B. 以德行为先
    C. 酒的质量

  3. “戴崇争得及彭宣”中的“戴崇”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诗人
    B. 一位礼仪家
    C. 皇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宴诗》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可将李商隐的此诗与杜甫的宴诗进行比较。李商隐注重内在的德行与礼仪,而杜甫则更多展现宴席的欢乐与悲伤之情,体现出两位诗人不同的关注点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商隐诗集》
  • 《唐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情》

相关查询

蝶恋花(三十日归途村店市酒,成季、子任同酌而歌) 蝶恋花 春闺 蝶恋花 蝶恋花·壬午,一九四二年 蝶恋花 其八 蝶恋花(和张文伯魏园行春) 蝶恋花 其三 蝶恋花 其二 闺情,集唐诗 蝶恋花 春闺同周文夏赋 蝶恋花 其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彘子孩儿 立字旁的字 信敬 自诒伊戚 先悉必具 斗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涌趯 年谷不登 耒字旁的字 包含币的词语有哪些 燥莽 参武错综 汉结尾的成语 厌旧喜新 师心自用 户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