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0:57
蝶恋花 其十一 芍药
作者: 姚华 〔清代〕
满院蘼芜春且去。
婪尾杯前,挽得春光住。
一朵欲簪春似妒。
窑瓶寻得安花处。
旧识丰台花可谱。
十里风光,不异扬州路。
闻道税花花减户。
春虽未去春非故。
院子里满是蘼芜,春天也快要过去了。
不舍得离开酒杯前,想要把春光留住。
一朵花儿想要在头上簪着,春天似乎也因此感到妒忌。
在窑瓶中寻得一处安放花朵的地方。
老朋友丰台的花可以写成诗。
十里美景,与扬州的风光没有区别。
听说税花的户数减少了。
春天虽然未走,但春天也不再是往日的春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姚华,清代诗人,其诗作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景象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春夏之景,蕴含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离去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不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蝶恋花 其十一 芍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时光的流逝。开篇“满院蘼芜春且去”一句,便以季节的变换引入主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对春光的留恋,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无奈。接着,诗人通过“婪尾杯前,挽得春光住”表现了对宴饮时光的留恋,折射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景的珍惜。
“一朵欲簪春似妒”这一句,将花的妒忌拟人化,表达了自然界中的竞争与美的关系,花儿因春光而更显妩媚,进而引发春天的嫉妒,形成了生动的图景。后面提到“旧识丰台花可谱”,不仅怀念旧友,也透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再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十里风光,不异扬州路”,将现实与理想的美景对比,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闻道税花花减户,春虽未去春非故”一句,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讽刺与无奈,暗示了社会变迁对美好事物的影响。诗的结尾让人深思,春天虽然未去,但春天的意义却已不同,这种情感的深邃让人倍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对美好时光的无奈,同时反映了社会变迁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丰台”是指哪里?
A. 北京
B. 扬州
C. 杭州
答案:A
“春似妒”中的“妒”指代什么?
A. 对花的嫉妒
B. 对春天的嫉妒
C. 对时光的嫉妒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税花”是指什么?
A. 花的种类
B. 花卉的税收
C. 花的数量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姚华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但姚华更注重社会变迁的影响,而李清照则更个人化地表现情感。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蝶恋花 其十一 芍药》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