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1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6:30
惊见绿肥红渐瘦。摘取山矾,几朵萦怀袖。竦竦潇潇微雨又。阑干倚遍清明后。无限流光应似旧。婪尾酬春,独酌谁将酒。消息不须探气候。枝头旺得鸣鸠否。
我惊讶地发现,绿叶繁茂而红花逐渐凋谢。摘下几朵山矾花,轻轻地揣在怀中。又是一阵微雨细润,倚着栏杆,回想清明之后的时光。无限的流光似乎和往日一样。春天的尾声,我独自饮酒,谁又来陪伴我呢?不用去探查天气的变化,树梢上是否有鸣鸠在欢叫呢?
赵尊岳,字梦阮,号梅溪,近代诗人,出生于清朝末年,生活在民国初年。他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赵尊岳的作品多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常常融合个人的生活体验与自然景观的描写。
《蝶恋花 其五》创作于春末夏初,正值时光流转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此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中透露出淡淡的忧伤。
《蝶恋花 其五》以清新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独特风格。诗的开头以“惊见绿肥红渐瘦”引入,瞬间捕捉到春末的景象,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用“摘取山矾,几朵萦怀袖”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山矾花的清雅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的“竦竦潇潇微雨又”展现了细雨轻柔的氛围,诗人倚靠在栏杆上,仿佛在回望过去的清明时节,感受到无限的流光仿佛仍旧。此时,诗人的情感愈发浓烈,借“婪尾酬春,独酌谁将酒”表达了孤独与无奈,尽管春天即将结束,但内心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依旧强烈。
最后一句“枝头旺得鸣鸠否”则回归自然,询问春天的最后一丝生机,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整首诗浑然一体,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命、时间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孤独饮酒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中“绿肥红渐瘦”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人为什么要“独酌”?
诗中提到的“山矾”象征什么?
比较《蝶恋花 其五》和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者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但前者更加细腻温柔,后者则更为激昂豪放。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