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2:33
同是天涯嗟倦旅。忽听阳关,送汝分襟去。岸柳那知新别苦。丝丝不系游骢驻。满眼疮痍谁可语。几许閒愁,写入新词句。南浦沧波千里暮。明朝酒醒知何处。
同是身在天涯的旅人,皆因疲惫而感叹。不经意间听见《阳关三叠》,送你离去,心中不禁泛起离愁。岸边的柳树怎知我此刻的新离别之苦呢?那丝丝的愁绪无法系住我的心情,仿佛游马停驻。满眼创伤与痛苦,谁能倾诉?闲愁几许,写成新的词句。南浦的沧浪在千里暮色中,明天酒醒后,我又在何处呢?
陈逸云,近代著名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离愁别绪和对故土的思念。其诗风清丽典雅,情感真挚,常用自然景物来寄托个人情感。
这首《蝶恋花》是陈逸云送别陈女士时写的,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留恋与不舍。诗中通过典雅的意象和深情的词句,传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与人生的无常。
《蝶恋花 送陈女士之镇江》是一首充满离愁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篇以“同是天涯嗟倦旅”引入,展现了旅人的孤独与疲惫,同时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似处,增加了共鸣感。接着,通过“忽听阳关,送汝分襟去”,诗人将离别的情景与《阳关三叠》的旋律结合,营造了一种感伤的氛围。岸边的柳树无法理解离别之苦,体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隔阂,进一步加深了离愁的情感。
“满眼疮痍谁可语”一句,展现了内心的苦楚和无处倾诉的孤独。诗人用“几许閒愁,写入新词句”表达了试图通过诗歌来纾解心中的忧愁,显示了诗歌作为情感宣泄的功能。最后两句以“南浦沧波千里暮”结束,描绘出暮色中的水波,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未来的未知,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悲伤,体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画面,也承载了深厚的情感与文化背景。
诗中提到的“阳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首送别曲
C. 一处风景
D. 一种乐器
诗人对离别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感慨与忧伤
C. 开心
D. 期待
“岸柳那知新别苦”中,柳树的作用是?
A. 知道离别的痛苦
B. 无法理解人的情感
C. 代表友谊
D. 代表故乡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逸云的《蝶恋花》更加强调离愁和对友人的思念,而李白的作品则表现了孤独与自饮自乐的洒脱。两者各具风格,展现了不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