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云居寺孤桐》

时间: 2025-07-27 11:47:01

诗句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死。

自云手种时,一颗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47:01

原文展示: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死。
自云手种时,一颗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白话文翻译:

一株青色的玉树挺立,千片绿叶如云般舒展。
高高耸立超过五丈,树的高远志向依然未减。
山里的和尚已九十岁,安静地生活着长命百岁。
他自称是亲手种下的,这颗青桐树的种子。
从萌芽开始生长,直立得如同毫毛般细。
四周没有旁枝,树心中却蕴藏着通理。
我想告诉立身处世的人,像这棵孤直的树一样坚强。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玉:指青色的玉石,形容树木的青翠。
  • 亭亭:形容高大挺拔的样子。
  • 山僧:指住在山中的和尚。
  • 自云:自称,自己说。
  • 毫末:指毫毛,形容细小。
  • 通理:指内在的道理或真理。
  • 立身者:指处世、为人之道的人。

典故解析:
此诗并无特别的历史典故,主要表达了孤直的品质和高洁的精神,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关注民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云居寺孤桐》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诗中描绘的孤桐树,象征着独立、不屈的精神,符合他一贯的价值观。

诗歌鉴赏:

《云居寺孤桐》通过对一棵青桐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质的赞美与追求。树木的挺拔与孤独,象征了诗人希望在纷纷扰扰的世俗中保持独立与清净的愿望。诗中“山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死”一句,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在细致的描写中,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巧妙结合,特别是“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在世俗纷扰中,坚守本心、独立自我,才是立身处世的真谛。

整首诗简洁而意蕴深远,利用青桐树的形象,传达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白居易用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感受到内心的震撼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株青玉立:开篇点题,树木的颜色和姿态令人印象深刻。
  • 千叶绿云委:生动描绘树叶繁茂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 亭亭五丈馀:强调树的高大,象征着理想的伟大。
  • 高意犹未已:表达树木的高远志向,暗示人应有追求与理想。
  • 山僧年九十:引入和尚的形象,传递智慧与宁静。
  • 清净老不死:强调心灵的宁静与长寿的哲理。
  • 自云手种时:表现出一种亲历的真实感。
  • 一颗青桐子:从渺小的种子到伟大的树,暗示成长过程的重要性。
  • 直从萌芽拔:强调树木的生长过程,象征坚持不懈。
  • 四面无附枝:突出树木的孤独,象征独立性。
  • 中心有通理:指树木本身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 寄言立身者:直接对读者说出立身处世的哲理。
  • 孤直当如此:强调孤独的坚韧与直率,传递出诗的核心思想。

修辞手法:

  • 比喻:青桐树比喻高洁的品格。
  • 拟人:树木似乎有了情感,表达其孤独与坚定。
  • 对仗:整首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倡导独立与高洁的品格,鼓励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我,坚守内心的理想与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桐树:象征高洁、独立的精神。
  • 千叶绿云:代表生命的繁茂与活力。
  • 山僧:象征智慧与宁静的生活方式。
  • 孤直:强调坚韧与独立的品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云居寺孤桐》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2. 诗中“亭亭五丈馀”的意思是?
    A. 树木矮小
    B. 树木高大
    C. 树木繁茂
    D. 树木孤独

  3. 诗中提到的“清净老不死”指的是?
    A. 追求财富
    B. 内心的宁静
    C. 长寿的秘诀
    D. 生活的快乐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竹石》郑板桥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云居寺孤桐》相比,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孤独,但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白居易的作品则强调了坚韧与独立的精神,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咏剪花 隔壁闻奏伎(一作陈萧琳诗) 送秦炼师归岑公山 赠魏三十七 古词 送魏珪觐省 别狄佩 荅友人寄新茗 桂州经佳人故居 闻湘南从叔朝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悛惕 左不过 家势中落 蒲元识水 神猷 见字旁的字 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换骨脱胎 恶尘无染 十光五色 河清三日 欨怿 里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