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7:19
作者:李商隐 〔唐代〕
佳兆联翩遇凤凰,雕文羽帐紫金床。
桂花香处同高第,柿叶翻时独悼亡。
乌鹊失栖长不定,鸳鸯何事自相将。
京华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阳见夕阳。
在吉兆的日子里,飞翔的凤凰翩翩而至,华丽的羽帐和紫金的床榻令人向往。
在桂花飘香的地方,我们曾同在高第共庆佳节,但如今柿叶翻飞,我却独自哀悼逝去的故人。
乌鹊失去栖身之处,永远游荡不定,鸳鸯又为何要互相依偎呢?
从京华到蜀地,三千里路,我送你到咸阳,映照着夕阳的余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爱情、离别、时光流逝为主题,风格颇具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商隐赴职梓潼的途中,因与友人分别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及对未来的憧憬。
李商隐的《赴职梓潼留别畏之员外同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诗。诗的开头以“佳兆联翩遇凤凰”引入,营造出一种吉祥的氛围,象征着新的开始。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的情感逐渐转向对逝去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桂花香处同高第”描绘了曾经的美好时光,与友人共庆的情景。然而“柿叶翻时独悼亡”则如同一声叹息,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作者通过“乌鹊失栖长不定”的意象,表现了对不安定生活的无奈,而“鸳鸯何事自相将”则暗示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似乎在反问为何要互相依偎,却又不得不面对离别的现实。
最后,诗人以“京华庸蜀三千里”结束,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感,同时也承载着对未来的希望与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李商隐深刻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展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人生无常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佳兆”指的是什么?
A. 不好的预兆
B. 好的征兆
C. 中等的状态
D. 不确定的未来
“桂花香处同高第”这句的意思是:
A. 在桂花香气的地方
B. 在桂花树下
C. 在香气浓郁的地方
D. 在高楼上
诗中“乌鹊失栖”象征什么?
A. 稳定的生活
B. 漂泊不定的生活
C. 美好的未来
D. 深厚的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赴职梓潼留别畏之员外同年》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