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0:3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0:39:03
韩愈南投瘴海波,元和天子老中讹。
檀檐金墄犹堪笑,愿作重来赴火蛾。
韩愈南下投身于瘴气侵扰的水域,元和年间的天子也在世事纷扰中显得苍老而无能。
檀木檐下的金色台阶仍然让我感到可笑,我愿意再次如同火蛾扑向火焰般前往。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曾因直言进谏而遭贬,南投瘴海可能指的是他被贬期间的艰难处境。诗中提到的“元和天子”,指的是唐宪宗,此时正值政治腐败,表明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失望。火蛾扑火的典故常用来形容不顾危险的追求。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文著称,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关注历史人物与事件,风格多为慷慨激昂。
本诗写于宋代,正值政治动荡时期,作者借古人之事表达对当时政治的感慨,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社会现状的失望。
《咏史》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陈普通过对韩愈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诗的开头以“韩愈南投瘴海波”引入,韩愈的南下象征着他对理想的追求和个人的牺牲,瘴气则暗示了他所面临的困难和不公。接着提到元和天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和无能,表现出对当权者的失望。
中间的“檀檐金墄犹堪笑”则揭示了权势的虚伪与荒唐,金色台阶的华丽与内心的讽刺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嘲讽那些浮华的表象。最后一句“愿作重来赴火蛾”则表达了作者对追求理想的执着,尽管明知前路危险,仍然愿意奋不顾身地向前。这种精神在古诗词中极具力量,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照,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的坚定追求和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社会现状的批判,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不满,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不惧艰难的精神。
韩愈南投瘴海波中的“瘴海”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湖泊
B. 环境恶劣的地方
C. 繁华的城市
D. 安静的山谷
“檀檐金墄犹堪笑”中的“金墄”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的虚伪
C. 艰苦的生活
D. 个人的追求
“愿作重来赴火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恐惧
B. 失落
C. 不屑
D. 对理想的追求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陈普的《咏史》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探讨与社会现实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描绘。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与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