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5:11
四山沈绀碧。剩一带郊原,水田萦白。斜阳弄寒色,映髯龙葱茜,翠屏凝立。凌霜旧质,更新长青条几尺。记曾听万马归来,吹彻一枝风笛。堪忆。徂徕移种,岱亩敷荣,几成今昔,枝柯自惜。苍烟淡,袅晴日。料千年相待,云深鹤老,已是多时化珀。尽人间万木凋零,岁寒未识。
四周的山色沉沉,像深蓝的绢布。唯有一片郊原,水田环绕着白色的雾气。夕阳斜照,映出一片寒色,映衬着那蓬勃的青草,翠绿的山峦静静伫立。经受过霜寒的老树,依然新鲜,长青的枝条有几尺之长。我记得曾经听见万马奔腾而归,吹响那一支悠扬的笛音。真让人怀念。回想起当年移植的秧苗,岱山的田地开满了繁荣的景象,如今已是物是人非,枝头的花朵也让人心生怜惜。苍茫的烟云淡淡,晴朗的日子轻轻袅袅。想必经历千年的等待,云深处的仙鹤已老去,化为琥珀的时间已经久远。尽管世间万木都已凋零,岁寒的时节却依然不识寒冷的威力。
傅熊湘(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于湖南,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作常常渗透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瑞鹤仙》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共存的时期。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寄托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对岁月流逝的忧伤与对生命的珍惜。
《瑞鹤仙》是一首充满自然美感与哲理思考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四周山川的宁静与辽阔,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开篇的“沈绀碧”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静的力量,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接下来的“水田萦白”则增添了层次感,使得景色更具动感和生机。
诗中“斜阳弄寒色”的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轮回,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以“记曾听万马归来”作为回忆的引子,连接了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苍凉,展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思考。
最后,通过“尽人间万木凋零,岁寒未识”,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尽管万物都在凋零,岁月依旧流转,寒冬与生命的韧性并存。这种哲理的深邃与自然的美丽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享受,又有心灵的触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田萦白”是指什么?
“斜阳弄寒色”中的“寒色”指的是:
诗人通过“万马归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瑞鹤仙》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口》进行对比,探讨两首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及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