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2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28:06
桂丛香到枕。渐透帘蛩语,凉烟催暝。林容早霜近。悄江天过雁,庭阶红冷。重门夜迥,锁秋声诗愁万顷。更冥冥满地歌尘,拍遍画阑谁应。还听。颓檐飞雨,乱叶昏灯,替人幽哽。羁魂未醒。奈犹是,去年病。叹人闲有限,凄凉风物,偏与多情管领。莫吟残镜里花枝,梦来照影。
桂树旁的香气飘到枕边,渐渐透过窗帘传来虫鸣,凉意的烟雾催促着夜幕降临。树林里早已霜降,悄悄地,江上天空中飞过大雁,庭院石阶上显得冷清。重重的门被锁住,夜深人静,秋声如诗般愁苦荡漾,似乎满地的歌声尘埃,谁又能回应这画阑之旁的叹息呢?我又听到了,屋檐下的飞雨,纷乱的落叶在昏暗的灯光下,替人发出幽怨的哽咽。我的羁魂尚未醒来,怎奈何,仍是去年的病痛。感叹人生的闲暇有限,凄凉的风物,偏偏与多情的思绪相互缠绕。不要在残镜中吟唱花枝的影子,梦中来照见的只是影子。
郑文焯,清代诗人,因其诗词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常有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
《瑞鹤仙》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纠葛时期,郑文焯用诗歌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个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索。
《瑞鹤仙》可谓是一首充满了秋意的抒情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秋夜,充满了感伤的情绪。开头的“桂丛香到枕”便设定了一个静谧而美好的环境,桂花的香气犹如梦境般飘散,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好。然而,随之而来的虫鸣与凉烟却又增添了几分凉意,暗示着夜的深沉与孤寂。
整首诗的意象交融,既有自然界的描写,也有内心的情感流露。诗人通过“重门夜迥”与“羁魂未醒”的描写,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敏感。秋夜的寒冷与孤寂,似乎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与感伤,而“去年病”的提及则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表现出一种对往事的怀念与无奈。
诗中反复出现的“梦”与“影”,形成了一个梦境与现实交织的空间,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逐与追忆,却又无可奈何。结尾的劝诫更是让人深思:“莫吟残镜里花枝”,暗示着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放下与珍惜。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孤独、思乡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传达出一种凄凉而多情的情感基调。
《瑞鹤仙》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凉烟催暝”主要是指什么?
诗中“羁魂未醒”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