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19
喜晴
作者:陈普 〔宋代〕
炎天积雨气如秋,
今日新晴快倚楼。
神女收云清客梦,
羲和鞭日慰民愁。
昨朝苔砌行蝼蝈,
破晓松梢乱栗留。
暑气犹轻如四月,
欲从溪上问轻舟。
在炎热的夏天,连绵的雨水让人感到仿佛到了秋天;今天的晴天让人忍不住快快倚靠在楼上。神女把云彩收起,清晰了梦中的意境;羲和驾着太阳,驱散了人们心中的忧愁。昨天的青苔石阶上有蝈蝈在行走,破晓时分松梢上留下了乱飞的栗子。暑气依然轻柔,仿佛四月的天气,我想沿着溪边去问问那轻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出生于福建,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细腻的观察与深邃的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夏天的雨后,诗人通过描绘雨后晴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天气变化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景象的敏感与珍视。
《喜晴》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诗,描绘了夏日雨后晴天的美丽景象。诗的开头,炎热的夏天因积雨而显得凉爽如秋,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晴天的欢悦,倚楼而望,心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诗中,"神女收云"的意象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人们对晴天的期待与赞美;"羲和鞭日"则暗示了阳光的温暖与生活的希望,给人以安慰。接下来的描写,"昨朝苔砌行蝼蝈",展现了细腻的观察,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让读者感受到夏天的气息。
最后几句,诗人将暑气与四月相提并论,隐喻着一种温和的夏季气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天气的描绘,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刻的感受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天气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生活的热爱,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神女”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A. 月神
B. 太阳神
C. 风神
“昨朝苔砌行蝼蝈”中“苔砌”指的是:
A. 青苔铺成的小路
B. 石头堆成的小路
C. 草地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忧伤
B. 欢喜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陈普的《喜晴》与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两首诗均描绘夏季的自然景象,但李清照的作品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哲思,而陈普的《喜晴》则更为欢快与轻松,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