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3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34:58
四围碧玉绕盘河,
六月此为安乐窝。
且喜身心客清净,但愁岁月为消磨。
洞门开辟元无锁,
暑气羞惭自倒戈。
只要人心明内外,
红尘取此本无多。
四周碧绿的玉石环绕着盘河,
六月的时节这里是个安乐的窝。
我喜悦于身心的安宁,但忧愁岁月在慢慢消磨。
洞门敞开根本没有锁,
炎热的夏天羞愧得自我退却。
只要人心明白内外,
对于红尘的追求本来就不需要太多。
陈普,字子昇,号天沉,宋代诗人,生于浙江,曾任官职,喜好山水,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及身心感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长夏竹中二首》创作于夏季,诗人借竹林清幽的环境,抒发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其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哲学观念。
《长夏竹中二首》通过描绘夏季竹林的宁静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安宁的追求。诗的开头以“碧玉绕盘河”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展现出竹林环绕的幽静和美丽,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而“六月此为安乐窝”,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环境所带来的安逸与舒适。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身心的清净与内心的忧虑,尽管外界环境宜人,但岁月的流逝仍然让人感到无奈与惆怅。特别是“但愁岁月为消磨”这一句,直接点明了时间在无形中对人的消耗,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洞门开辟元无锁”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开放与自由,象征着对外界的包容和对生活的主动迎接。“暑气羞惭自倒戈”,则巧妙地将炎热的天气拟人化,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冷静与超然。最后两句“只要人心明内外,红尘取此本无多”总结了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强调了内心的明悟与宁静才是真正的安乐,世俗的追求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审美追求,值得读者反复品味和思考。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安宁的追求,揭示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内心的明悟与宁静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诗中提到的美丽环境是指什么?
A. 碧玉
B. 竹林
C. 盘河
D. 六月
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态度是什么?
A. 忧虑
B. 无所谓
C. 高兴
D. 愤怒
“洞门开辟元无锁”暗示了什么?
A. 内心的开放
B. 安全的居所
C. 忙碌的生活
D. 朋友的到来
以上内容为《长夏竹中二首》的全面解析,期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