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07
刘葛元非百世雠,缘崖攀木作猿猴。
瞻崇艾会谁芳臭,死国沉身各二头。
刘备与葛亮的恩怨并非历代的仇敌,像猿猴一样在悬崖上攀爬。
仰望崇高的邓艾,谁又会关注他的芳香与臭味,
在国破家亡之后,死去的人各自有各自的归宿。
作者介绍:陈普为宋代诗人,专注于历史和军事题材的诗作,风格严谨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敏感和深刻理解。
这首诗以刘备与诸葛亮的历史恩怨作为引子,探讨了历史人物的命运与人性的复杂。开头部分提到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恩怨,似乎是在说历史上的仇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在时间的流逝中,仇恨的性质和意义会发生变化。接下来,诗人用“缘崖攀木作猿猴”的意象,生动描绘了在危机中求生的无奈与艰辛,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反映了个人在困境中的挣扎。最后,诗人提到邓艾,似乎是在质疑对历史人物的评判,芳香与臭味并存,暗示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往往是片面的。整首诗在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中,流露出一种对人性和历史命运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历史的复杂性、人性的多面性,以及人们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判常常带有主观性。
诗词测试:
刘备与诸葛亮的恩怨在诗中被比喻为何?
A. 猴子
B. 鱼
C. 大山
D. 河流
诗中提到“芳臭”指的是什么?
A. 美名与恶名
B. 食物的味道
C. 诗人的情感
D. 风景的优劣
答案:1. A 2.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