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史下·邓艾》

时间: 2025-04-26 04:29:07

诗句

刘葛元非百世雠,缘崖攀木作猿猴。

瞻崇艾会谁芳臭,死国沉身各二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07

原文展示:

刘葛元非百世雠,缘崖攀木作猿猴。
瞻崇艾会谁芳臭,死国沉身各二头。

白话文翻译:

刘备与葛亮的恩怨并非历代的仇敌,像猿猴一样在悬崖上攀爬。
仰望崇高的邓艾,谁又会关注他的芳香与臭味,
在国破家亡之后,死去的人各自有各自的归宿。

注释:

  • 刘葛:指刘备和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常被后人提及。
  • 元非百世雠:意指刘备与诸葛亮的恩怨并不是千古不变的仇恨。
  • 缘崖攀木作猿猴:比喻在危难时刻,像猿猴一样在悬崖上攀爬,形容艰难的境地。
  • 瞻崇艾会:意指仰望崇高的邓艾,艾是指优秀的人。
  • 芳臭:指美名与恶名。
  • 死国沉身各二头:意指国家灭亡后,死去的人各有不同的命运。

典故解析:

  •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诸葛亮是他的谋士,两者之间的关系复杂,既有深厚的友谊,也有政治上的合作与斗争。
  • 邓艾:邓艾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以其军事才能闻名,但在历史上也有争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为宋代诗人,专注于历史和军事题材的诗作,风格严谨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敏感和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刘备与诸葛亮的历史恩怨作为引子,探讨了历史人物的命运与人性的复杂。开头部分提到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恩怨,似乎是在说历史上的仇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在时间的流逝中,仇恨的性质和意义会发生变化。接下来,诗人用“缘崖攀木作猿猴”的意象,生动描绘了在危机中求生的无奈与艰辛,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反映了个人在困境中的挣扎。最后,诗人提到邓艾,似乎是在质疑对历史人物的评判,芳香与臭味并存,暗示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往往是片面的。整首诗在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中,流露出一种对人性和历史命运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刘葛元非百世雠:表达了历史恩怨并非千古不变的观点。
    • 缘崖攀木作猿猴: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困境中的挣扎。
    • 瞻崇艾会谁芳臭:探讨了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与记忆。
    • 死国沉身各二头:揭示了国家灭亡后个体的不同命运。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猿猴比喻困境中的人,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结构严谨,形成鲜明对比。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历史的复杂性、人性的多面性,以及人们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判常常带有主观性。

意象分析:

  • 猿猴:象征艰难与困境中的挣扎,表现出对生存的渴望。
  • 邓艾:象征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既有荣耀也有争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备与诸葛亮的恩怨在诗中被比喻为何? A. 猴子
    B. 鱼
    C. 大山
    D. 河流

  2. 诗中提到“芳臭”指的是什么? A. 美名与恶名
    B. 食物的味道
    C. 诗人的情感
    D. 风景的优劣

答案: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 - 苏轼
  • 《三国演义》 - 罗贯中

诗词对比

  • 陈普的《咏史下·邓艾》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涉及历史人物,但陈普更关注历史人物的多面性,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的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三国演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雪晴 少年 夜泊泗上阻风雨 昼卧口占三首 东海旅夜二首 题寿阳楼二首 牛谷口 腊月书事 春日怀淮阳六首 九江千岁龟歌赠无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丨字旁的字 雉羽 癶字旁的字 意度过人 内峻外和 包含绍的词语有哪些 灰殒 昭烈 川字旁的字 忘生舍死 百无一失 变化无方 酒博士 聊复尔耳 矢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