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2:2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2:22:56
原文展示:
感秋呈宏父兼呈周楚望三首 其二 张耒 〔宋代〕
西风中夜来,飞雨随以至。 揽衣不能眠,起坐为涕泗。 炎蒸虽云酷,香草犹可佩。 清商来无情,凋我兰与蕙。 咿咿草虫悲,袅袅露蝉嘒。 高梁燕如客,铩翮鹰方鸷。 乾坤本无心,万物随一气。 如何于其间,感怆坐自累。 置之勿复道,得酒但知醉。 陶然杯杓间,萧洒无馀事。
白话文翻译:
半夜时分,西风吹来,紧接着飞雨也降临了。 我披上衣裳却无法入睡,起身坐着,泪水和鼻涕不禁流下。 尽管炎热的天气依然酷热,但香草依然可以佩戴。 无情的秋风来临,使我的兰花和蕙草凋零。 草丛中的虫子发出悲伤的声音,露水中的蝉鸣也显得凄凉。 高梁上的燕子如同客人,翅膀受损的鹰正在猛烈地捕猎。 天地本无心,万物随着自然之气变化。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为何要因为感伤而自我困扰呢? 放下这些不再谈论,只要能喝酒就尽情醉去。 在酒杯之间陶醉,心情轻松无事。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秋天感怀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通过对秋风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伤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风、飞雨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的感伤情绪。诗中“西风中夜来,飞雨随以至”一句,既描绘了秋夜的自然景象,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忧愁。“揽衣不能眠,起坐为涕泗”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悲伤情感。诗中通过对香草、兰花、蕙草的凋零,以及草虫、露蝉的悲鸣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萧瑟和诗人的感伤。最后,诗人提出“置之勿复道,得酒但知醉”,表达了一种超脱和放下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和对自我情感的调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通过对秋风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伤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提出超脱和放下的态度,体现了对世事的洞察和对自我情感的调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西风中夜来,飞雨随以至”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景象 B. 夏天的景象 C. 秋天的景象 D. 冬天的景象
诗中“揽衣不能眠,起坐为涕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D. 平静
诗中“清商来无情,凋我兰与蕙”中的“清商”指的是什么? A. 春风 B. 夏风 C. 秋风 D. 冬风
诗中“置之勿复道,得酒但知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A. 积极进取 B. 消极逃避 C. 超脱放下 D. 忧国忧民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