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3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36:24
裂楮裁筠,虚明潇洒,制成方丈屠苏。草团蒲坐,中置一山炉。拙似春林鸠宿,易于秋野享居。谁相对,时烦孟妇,石鼎煮寒蔬。嗟吁。人生随分足,风云际会,漫付伸舒。且偷取闲时,向此踌躇。谩取黄金建厦,繁华梦毕竟空虚。争如且寒村厨火,汤饼一斋盂。
将竹子和纸张剪裁成方丈大小的屠苏,制作得虚明而潇洒。坐在草团和蒲团上,中间放置一个山形的炉子。生活简单如同春林中的鸠鸟栖息,比在秋野中享受居住更为容易。有谁与我相对,时常麻烦孟母,用石鼎煮着寒蔬。唉,人生只要随遇而安就足够了,风云际会,不过是随意伸展。且在闲暇时,在此徘徊思索。建造黄金大厦,繁华的梦想终究是空虚的。不如就在寒冷的乡村厨房里,煮一碗汤饼,简单满足。
作者介绍: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张耒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超然态度。在宋代,文人多追求高雅的生活,但张耒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漠。
这首诗通过对比繁华与简朴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诗中“裂楮裁筠,虚明潇洒”描绘了一种简约而高雅的生活方式,而“草团蒲坐,中置一山炉”则进一步以具体的物象展现了这种生活的细节。作者通过“拙似春林鸠宿,易于秋野享居”来比喻自己的生活态度,认为简单的生活比繁华的生活更为容易和满足。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嗟吁。人生随分足,风云际会,漫付伸舒”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认为人生应该随遇而安,不必过分追求外在的繁华。最后,“谩取黄金建厦,繁华梦毕竟空虚。争如且寒村厨火,汤饼一斋盂”则是对繁华生活的彻底否定,认为简单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满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通过对比繁华与简朴的生活,作者认为简单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满足,而繁华的生活不过是虚幻的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裂楮裁筠”指的是什么? A. 剪裁竹子和纸张 B. 制作屠苏 C. 坐在草团和蒲团上 D. 煮寒蔬
诗中“拙似春林鸠宿”比喻的是什么? A. 简单的生活 B. 繁华的生活 C. 高雅的生活 D. 奢华的生活
诗中“谩取黄金建厦”表达的是什么? A. 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B. 对繁华生活的否定 C. 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D. 对奢华生活的喜爱
诗中“争如且寒村厨火,汤饼一斋盂”表达的是什么? A. 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B. 对繁华生活的否定 C. 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D. 对奢华生活的喜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