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0:36
岁暮淮阳客,贫闲两有余。
朝昏面壁坐,风雪闭门居。
老去深依佛,年衰更嗜书。
未能忘素业,聊用慰穷途。
下里皆平屋,开门即古墟。
鸡豚来近舍,舂汲赖邻夫。
雪压移来竹,霜萎自种蔬。
乌皮蒙燕几,褐帽裹僧颅。
肉似闻韶客,斋如持律徒。
女寒愁粉黛,男窘补衣裾。
已病药三暴,辞贫饭一盂。
长瓶卧墙角,短褐倒天吴。
宵寐衾铺铁,晨炊米数珠。
木镵随杜胫,葛制暖韩躯。
时命今如此,功名已矣乎。
谈愁风射马,拙待兔逢株。
久慕香城乐,深谙梦境虚。
谁怜九顿首,正有一长吁。
瞻望身空老,苍茫岁欲除。
可当闻妙诲,黥刖待完肤。
岁末时节,我作为淮阳的客人,生活贫困而闲适。
从早到晚面对墙壁静坐,风雪交加时闭门不出。
年老后更加依赖佛教,年岁渐长却更爱读书。
虽然未能忘却平素的事业,但暂且以此安慰自己艰难的境遇。
乡间都是平房,开门就能看到古老的废墟。
鸡和猪靠近我的住所,舂米和汲水依赖邻居的帮助。
雪压弯了移植来的竹子,霜打蔫了自己种的蔬菜。
用乌皮覆盖的燕几,用褐帽包裹着僧人的头颅。
吃肉像听韶乐的客人,斋戒如同持律的僧侣。
女儿因寒冷而忧愁化妆,儿子因贫困而补缀衣襟。
已经生病了,但只能吃三次药,辞去贫穷只能吃一碗饭。
长瓶躺在墙角,短褐倒在天吴身上。
夜晚睡觉时被子像铁一样冷,早晨做饭时米粒数得清清楚楚。
木镵随着杜胫,葛制温暖韩躯。
时运和命运如今如此,功名已经无望。
谈论忧愁时风射马,笨拙地等待兔子撞树。
长久以来羡慕香城的快乐,深知梦境的虚幻。
谁会怜悯我九次叩首,正有一声长叹。
展望未来,身体空老,岁月即将结束。
或许能听到高妙的教诲,等待完肤的黥刖。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生活感受,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岁末时节,身处淮阳,生活贫困而闲适,面对风雪闭门不出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佛教的依赖,对读书的热爱,以及对时运和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以岁末时节的淮阳为背景,描绘了诗人贫困而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依赖和对读书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时运和命运的无奈,以及对功名的失望。诗的语言朴实自然,意象生动,情感真挚,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深切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深切期待。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依赖和对读书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对时运和命运的无奈,以及对功名的失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岁暮”指的是什么时节? A. 年初 B. 年中 C. 年末 D. 四季
诗人为什么“朝昏面壁坐”? A. 因为喜欢面壁 B. 因为风雪闭门居 C. 因为生病 D. 因为读书
诗中提到的“素业”指的是什么? A. 平素的事业 B. 素食 C. 素描 D. 素颜
诗中提到的“香城乐”指的是什么? A. 香城的快乐 B. 香城的痛苦 C. 香城的繁华 D. 香城的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