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9:3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9:34:57
碌碌复碌碌,百年双转毂。
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
俱为不等闲,谁是知音目。
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诗人感叹人生如同车轮般碌碌无为,转瞬即逝,过了一百年却如同在转动同一个车轮。志向远大的士人整夜思索,像良马在白天奔跑,驰骋无阻。大家都是不平凡的人,谁能真正理解我的心意呢?眼中不禁流下两行泪水,曾经为了三献玉而悲伤。
贾岛(约779年-843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精炼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而闻名。他的诗风多受禅宗影响,常常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古意》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士人志向难以施展的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知音的渴望。
《古意》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表达了贾岛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碌碌无为的生活让人感到迷茫,而百年如梦的感叹则彰显了时间的无情。志士在夜晚思索,良马在白天奔跑,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挣扎。最后流出的泪水,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无奈。诗中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共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知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内心深处情感的细腻描绘。
诗中“碌碌复碌碌”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忙碌与无奈
C) 快乐
“谁是知音目”中的“知音”指的是?
A) 朋友
B) 理解自己的人
C) 亲人
诗人用“眼中两行泪”表达了什么?
A) 对生活的满意
B) 内心的悲伤与失落
C) 对未来的期待
可以将贾岛的《古意》与王维的《相思》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贾岛更侧重于对无常的感慨,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情感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