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龙吟·吾皇神武中兴》

时间: 2025-04-26 18:00:44

诗句

吾皇神武中兴,直须整顿舆图旧。

岂惟天顾,岷峨一角,但西其首。

遮护咽喉,扶持气脉,宁无医手。

有庙谟先定,傍观何待,留侯蹑、魏侯肘。

天眷我家仁厚。

盛英才、载量车斗。

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

休对秋风,移宫换羽,吟无绝口。

看福星,太乙临梁,此虏自不能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0:44

原文展示

水龙吟·吾皇神武中兴
作者:李曾伯〔宋代〕

吾皇神武中兴,直须整顿舆图旧。
岂惟天顾,岷峨一角,但西其首。
遮护咽喉,扶持气脉,宁无医手。
有庙谟先定,傍观何待,留侯蹑魏侯肘。
天眷我家仁厚。盛英才载量车斗。
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
休对秋风,移宫换羽,吟无绝口。
看福星,太乙临梁,此虏自不能久。

白话文翻译

吾皇神武中兴,必定要重新整顿旧有的政局。
这并非只是天意的眷顾,岷山和峨眉山的一个角落,只是向西偏移而已。
要保护咽喉,扶持气脉,难道不需要医治的手段吗?
已有的谋略早已确定,旁观还在等什么,留侯是跟在魏侯的后面。
天眷顾我们家族仁厚,英才满天下,能够装满车斗。
在激流中孤舟行驶,千钧一发之际,我老夫又能做什么呢?
不必对秋风叹息,换宫换羽,吟唱也不会停止。
看那福星,太乙星降临,这敌人是无法长久存在的。

注释

  • 神武中兴:指的是皇帝的英明神武,恢复国家的兴盛。
  • 舆图:指的是国家的政局、地图。
  • 遮护咽喉,扶持气脉:比喻保护国家的关键所在。
  • 庙谟:指的是谋略和计划。
  • 留侯蹑魏侯肘:指的是历史上留侯刘邦和魏公子之间的关系,暗示谋略。
  • 福星,太乙:古代天文学中代表吉祥和安定的星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既擅长诗词,又有深厚的政治背景。他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中兴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威胁,李曾伯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关切与希望,展现了对英明领导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信心。

诗歌鉴赏

李曾伯的《水龙吟·吾皇神武中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时代责任感的词作。全词以“吾皇神武中兴”为引子,展现了对皇帝的信任与期待。诗中提到“整顿舆图”,体现了对国家政局的关心。诗人在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时,也流露出坚定的信念,特别是“看福星,太乙临梁”,暗示着他对国家安定的信心。

整首词的结构严谨,情感真挚,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历史典故,加强了主题的表现力。尤其是在描述国家“咽喉”和“气脉”的时候,诗人运用了传统医学的隐喻,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皇神武中兴:表明诗人对皇帝的赞美与期待。
  2. 直须整顿舆图旧:强调需要改革旧的政局。
  3. 岂惟天顾,岷峨一角,但西其首:指出不仅要依靠天命,地理位置的变化也不可忽视。
  4. 遮护咽喉,扶持气脉,宁无医手:比喻治理国家需有医治的措施。
  5. 有庙谟先定,傍观何待:表明已经有谋略,旁观者不应再等待。
  6. 留侯蹑魏侯肘:暗指历史人物,表明要借鉴历史经验。
  7. 天眷我家仁厚:感慨家族的福运。
  8. 盛英才载量车斗:赞美国家人才济济。
  9. 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表达对自身能力的自谦与无奈。
  10. 休对秋风,移宫换羽:不必因时局变化而忧愁。
  11. 吟无绝口:诗人的表达和创作是永不停息的。
  12. 看福星,太乙临梁,此虏自不能久:展现了对未来的乐观预见。

修辞手法:全文运用了比喻、对仗、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音乐感。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与希望,强调了对领导者的信任与期待,反映了历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咽喉:象征国家的关键位置。
  • 气脉:代表国家的生机与活力。
  • 秋风:常用来象征时局变动与人生无常。
  • 福星、太乙:象征吉祥与安定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咽喉”指的是什么?

    • A. 国家关键位置
    • B. 个人的喉咙
    • C. 风景名胜
    • D. 农田
  2.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 A. 悲观
    • B. 乐观
    • C. 中立
    • D. 无所谓
  3. “千钧一发”形容的是?

    • A. 重要的时刻
    • B. 轻松的状态
    • C. 过于紧张
    • D. 不值一提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李曾伯与陆游的作品都体现了对国家前途的关切,但李曾伯更侧重于对国家领导的信任,而陆游则更多展现个人的忧国情怀。两者在情感基调和历史背景上具有相似性,同时又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曾伯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僧往太原谒李司空 送马秀才 同卢校书游新兴寺 送石协律归吴兴别业 酬于訢校书见贻 秋宵宴别卢侍御 和处州严郎中游南溪 送吴秀才之山西 河亭 题开元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八字旁的字 半字的繁体字写法_半字的繁体字学习指南 良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良的汉字大全 期约 肀字旁的字 国耳忘家,公尔忘私 棹夫 ci的汉字有哪些?带ci的汉字大全及拼音解析 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竹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竹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高飞远遁 面从腹非 木火组合汉字大全_木火字形的汉字详解 指一说十 命根子 辵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槐穟 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