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1:06
作者: 朱庆馀 〔唐代〕
清貌不识睡,见来尝苦吟。
风尘归省日,江海寄家心。
与鹤期前岛,随僧过远林。
相于竟何事,无语与知音。
我清秀的容貌未曾入睡,见到你时我仍在苦苦吟唱。
风尘仆仆归来之日,心中却把江海寄托给了家乡。
与白鹤约好在前面的岛上,跟随僧人穿过遥远的树林。
我们之间究竟有什么事情呢,面对知音我却无言以对。
作者介绍: 朱庆馀,唐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友情、离别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朱庆馀与友人马秀才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未来无奈的感慨。正值盛唐时期,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在动荡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送马秀才》是一首典型的唐代送别诗,诗中流露出浓厚的离愁与深情。作者以清秀的外貌与苦吟的状态开篇,展现出他在离别时的惆怅与不舍。接着,作者描绘了归乡的情景,虽身在尘世,却心系江海,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鹤期前岛和随僧过远林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暗示了与友人重聚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尤其是最后一句“无语与知音”,将情感推向高潮,既表达了对知音的珍惜,又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令人深思。诗的意象清新,情感真挚,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无奈,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清貌”指的是什么?
“无语与知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