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9:58
途中感怀
作者: 朱庆馀 〔唐代〕
世上名利牵,途中意惨然。
到家能几日,为客便经年。
迹似萍随水,情同鹤在田。
何当功业遂,归路下遥天。
在世上,名利牵绊着我,使我在途中心情沉重。
回家能够几天,作为客人却过了整整一年。
脚印像浮萍随水漂流,感情如同天上的白鹤在田野里飞翔。
何时才能功成名就,归路却在遥远的天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作品风格清新而深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作者旅途中,因名利的牵绊而感到无奈和失落,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考。
《途中感怀》是一首深刻反映人生旅途与内心感受的古诗。诗中,朱庆馀通过对名利的感慨,展现了人在社会中追逐利益的无奈与孤独。开头两句“世上名利牵,途中意惨然”,直接揭示了他在追求名利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沉重和痛苦。随后,他将回家的期望与作为客人的无奈对比,表达出一种漂泊无依的感慨。诗中的“迹似萍随水,情同鹤在田”生动地描绘了他漂泊的状态与内心的孤独,萍水相逢如同人生的无常。
最后两句“何当功业遂,归路下遥天”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表达出对理想的渴求和归家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名利与归属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人在追求名利过程中面临的孤独与无奈,同时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唐代士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朱庆馀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诗中的“迹似萍随水”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归路下遥天”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庆馀的《途中感怀》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对归属的渴望,但朱的诗更强调名利的束缚与内心的孤独,而陶则体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田园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两位诗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诉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