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3:3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3:33:39
送僧
作者: 朱庆馀 〔唐代〕
客行皆有为,师去是闲游。
野望携金策,禅栖寄石楼。
山深松翠冷,潭静菊花秋。
几处题青壁,袈裟溅瀑流。
这首诗的意思是:
行走在外的人都有各自的目的,而和尚的离去则显得很悠闲。
他在野外的美景中携带着金色的策杖,寻找禅意,寄居在石楼之中。
深山中的松树显得冷清,潭水静谧,菊花在秋天中盛开。
在几处青壁上留下了题字,和尚的袈裟沾湿了飞流的瀑布。
作者介绍: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深受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一个相对安宁的时期,社会上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风潮兴起,诗人通过写作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送僧》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开篇以“客行皆有为”引入,强调了世间的繁忙与追求,而和尚的离去却显得闲适自得,形成鲜明对比。诗中的自然景色如“山深松翠冷”、“潭静菊花秋”,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令人心生向往。
在意象的运用上,朱庆馀巧妙地将佛教文化与自然美景结合,以“袈裟溅瀑流”描绘了和尚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中既有清冷的松树,又有秋日的菊花,象征着孤独与坚韧,反映了诗人的哲思与情趣。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意象,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繁忙尘世中寻求宁静的哲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修行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隐逸生活
c) 战争
d) 爱情
“袈裟溅瀑流”中的“袈裟”指的是什么?
a) 书法
b) 佛教僧侣的衣服
c) 诗歌
d) 自然景色
诗中提到的“潭静菊花秋”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热闹
b) 宁静与淡泊
c) 伤感
d)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参考书目和文章能够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唐诗的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