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2:09
别李侍御后亭夜坐却寄
朱庆馀 〔唐代〕
已作亭下别,未忘灯下情。
吟多欲就枕,更漏转分明。
这首诗表达了在亭子下分别的情景,虽然已经告别,但心中依然怀念在灯下共同的情感。吟唱的次数多了,渐渐想要入睡,可是更漏(滴水的钟)却清晰地在分明地响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常见于唐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爱情的珍视与思考。
作者介绍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被认为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与李侍御的分别之际,背景可能是在一次聚会或活动后,诗人表达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展现了离别时的细腻情感。开头两句“已作亭下别,未忘灯下情”中,诗人通过对“亭”和“灯”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温馨而又令人感到惆怅的氛围。亭子代表着友谊的聚集,而灯光则象征着温暖的情感。虽然已经告别,但那段美好的回忆却依然鲜活。
接下来的“吟多欲就枕,更漏转分明”中,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夜深人静时的心境。虽然疲惫想要入睡,却因为回忆而无法释怀,反映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更漏声的清晰,恰如其分地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惆怅。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和细腻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已作亭下别”对“未忘灯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意象的运用,如“亭”、“灯”、“枕”,都渗透着浓厚的人情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离别之情与思念之情交织在一起,反映出人际关系的复杂和微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亭下别”的含义是什么?
A. 在亭子下相聚
B. 在亭子下分别
C. 在亭子下思念
“未忘灯下情”中的“灯”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孤独
C. 时间
“更漏转分明”暗示了什么?
A. 时间流逝
B. 心情愉快
C. 夜晚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