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3:3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3:36:27
寄友人
当代知音少,相思在此身。
一分南北路,长问往来人。
是处应为客,何门许扫尘。
凭书正惆怅,蜀魄数声新。
当今知音很少,思念之情萦绕在心间。
南北相隔很远,常常询问往来的人。
在这里应该是客人,哪扇门允许我打扫尘埃呢?
靠着书信感到惆怅,蜀地的魂魄几声新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庆馀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分隔两地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孤独感的反思,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的重视。
《寄友人》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细腻。诗的开头“当代知音少”道出了一种孤独的感受,表达了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找不到能够倾诉心声的朋友。接着,诗人用“南北路”来描绘两地的距离,生动地反映出思念之苦。诗中提到“往来人”,显示了他对信息传递的渴望,渴望能够通过他人了解友人的近况。
在“是处应为客,何门许扫尘”中,诗人自比为客人,感受到身处他乡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出对故乡和友人的深切怀念。最后两句“凭书正惆怅,蜀魄数声新”借用书信传递情感,展现出在书信中传递的思念之情,蜀地的魂魄声响象征着对友人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优美,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谊的重视和对人生处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当代知音少”中的“知音”指的是什么?
A. 知道自己的人
B. 理解自己的人
C. 忍耐的人
D. 朋友
诗中提到的“蜀魄”是指?
A. 友人的灵魂
B. 书信的内容
C. 自己的思念
D. 南北的风景
“是处应为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孤独
C. 快乐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朱庆馀的《寄友人》和许浑的《咏柳》,两者都表达了对友情和自然的思考,但朱庆馀更着重于人际关系的孤独感,而许浑则通过自然描绘出人生的哲理和感悟。两首诗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