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3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32:39
原文展示:
劳歌 张耒 〔宋代〕
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十石弩。 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夏季三个月里,原本就没有下雨,云层不完整,只有尘土飞扬。 在深邃的房间里,午睡后无人,想要动一动,儿子就已经汗流浃背。 忽然同情那些在长街上背负重物的民众,他们的筋骨像拉满的十石弩一样紧绷。 他们用半件破衣遮背,这就是他们的生活,靠力气换取金钱养活儿女。 人们把牛马拴在高高的树上,唯恐牛马的身体受到酷热的侵袭。 天工造人实在艰难,谁知道人还不如牛马幸福。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炎热夏季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通过对天气、环境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炎热夏季的描写,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诗中,“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描绘了酷热的天气,而“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则进一步通过家庭场景的描写,加深了炎热的感觉。后文通过对长街负重民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辛劳和贫困,“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直接表达了他们的生活状态。最后,通过对比牛马的待遇,诗人发出了“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的感慨,深刻反映了社会不公和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通过描绘炎热夏季的天气和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社会不公和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筋骸长彀十石弩”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半衲遮背是生涯”表达了什么? A. 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 B. 劳动人民的幸福生活 C. 劳动人民的富裕生活 D. 劳动人民的轻松生活
诗中“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表达了什么? A. 劳动人民的幸福 B. 劳动人民的艰辛 C. 牛马的幸福 D. 牛马的艰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