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6:56
游通天岩
李朴 〔宋代〕
春烟澄霁色,杖策出郊坰。
叠嶂浮空翠,孤云罨断青。
燕衔泥作垒,僧结草为亭。
万树山风里,钟声下界听。
春天的烟雾清澈而明亮,我手持拐杖走出城郊。
重叠的山峦在空中飘浮着绿色的翠色,孤单的云彩遮住了青天。
燕子衔着泥土筑巢,和尚用草木搭建亭子。
在万树之间的山风中,钟声从遥远的地方传来。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体现了宋代隐逸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李朴,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描写山水风景,追求自然的清幽和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天,表达了诗人游览通天岩的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外桃源的追求。
《游通天岩》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和恬淡的生活情趣,展现了诗人李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生活态度。诗的开头以“春烟澄霁色”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气息,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诗人手持拐杖,悠然自得地走出城外,表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接下来的描写中,重叠的山峦和孤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
燕子筑巢和和尚搭建草亭的细节,进一步增强了诗中生活气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最后一句提到“钟声下界听”,则将自然与人文结合,暗示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仍能感受到人间的生息与喧嚣,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和淡淡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精神面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隐逸的精神。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春烟澄霁色”,这句的意思是:
A. 春天的烟雾清澈明亮
B. 春天的雨水滋润大地
C. 春天的阳光普照大地
答案:A
“燕衔泥作垒”描绘了什么活动?
A. 燕子在筑巢
B. 燕子在飞翔
C. 燕子在觅食
答案:A
诗中最后一句“钟声下界听”意在表达:
A. 诗人对宗教的向往
B.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感悟
C. 诗人对自然的迷恋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