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3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36:21
古殿清灯冷,虚堂叶扫风。
掩关人迹外,得句佛香中。
鹤睡应无梦,僧谈必悟空。
坐惊窗欲晓,片月在林东。
在古老的殿堂里,冷清的灯光透着寂寞,空旷的大厅里,吹来的风把叶子扫得四散。关上门,外面的人影不见,唯有佛香中偶尔得来几句感悟。鹤在梦中应该没有梦,僧人之间的谈话必然会明悟空灵。坐在这里,惊觉窗外天色快要亮了,片片月光洒在东边的树林里。
本诗涉及到的典故主要是佛教的思想,诗中的“鹤”和“僧”都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鹤象征着超然和长寿,常被用来表示高洁的志向;而“悟空”则是佛教中的一种重要哲理,强调对万物本质的理解和超越。
作者介绍:徐照,字景符,号石泉,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写诗,尤其以描绘山水和佛教意境而著称。他的作品往往带有清新、淡雅的风格,充满禅意。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徐照对僧侣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中,反映了他在寺庙中静谧的夜晚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内心的宁静。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可能是在一个秋冬季节的夜晚,诗人在古寺中独自一人,思考人生的哲理与佛教的智慧。
这首《宿寺》以其清幽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引人深思。诗中通过对古殿、冷灯、佛香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开头两句“古殿清灯冷,虚堂叶扫风”,一方面展现了环境的冷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掩关人迹外”,则进一步强调了隔绝尘世喧嚣的宁静状态。
诗中“鹤睡应无梦,僧谈必悟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鹤的安静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境界,而僧人的谈话则是对佛教空灵哲理的领悟,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最后两句“坐惊窗欲晓,片月在林东”,通过描绘窗外的景象,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对新一天的期待。诗人从宁静的睡梦中惊醒,意识到天快亮了,月光照耀在林间,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生机。整首诗在构思与意象上都充满了禅意,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古寺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宁静和内心领悟的思考,反映了佛教的智慧与生活的哲理,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词测试:
诗中“古殿”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鹤”象征着什么?
“掩关人迹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