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8:16
《哭刁景纯》
作者:苏轼
(宋代)
读书想前辈,每恨生不早。
纷纷少年场,犹得见此老。
此老如松柏,不受霜雪槁。
直従毫末中,自养到合抱。
宏材乏近用,千岁自枯倒。
文章余正始,风节贯华皓。
平生为人尔,自为薄如缟。
是非虽难齐,反覆看愈好。
前年旅吴越,把酒庆寿考。
扣门无晨夜,百过迹未扫。
但知従德公,未省厌丘嫂。
别时公八十,后会知难保。
昨日故人书,连年丧翁媪。
景纯妻先亡。
伤心范桥水,漾漾舞寒藻。
华堂不见人,瘦马空恋帡。
我欲江东去,匏樽酌行潦。
镜湖无贺监,恸哭稽山道。
忍见万松冈,荒池没秋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友人刁景纯的深切怀念。诗人回忆自己在读书时对前辈的敬仰,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未能早遇景纯。尽管在年轻的日子里见过许多老者,真正的老者如松柏般坚韧,经历风霜而不败,最终在岁月中自我滋养,成就伟大。诗人提到景纯的才华与品德却未被充分利用,虽然他已在世间留下丰厚的文章和风范,但人情世故的复杂让人感到无奈。
前两年在吴越相聚时,大家把酒庆祝景纯的寿辰,然而如今却连门都无法叩响。景纯的妻子早逝,令诗人感到更加悲痛。诗人对景纯的思念愈发强烈,想要去江东探访,然而面对空荡荡的华堂,心中无尽的惆怅蔓延,仿佛映衬出那万松冈的荒凉与秋草的凋零。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和书法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一生经历了政治的起伏,作品多反映出其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哭刁景纯》是苏轼在得知友人刁景纯去世后的哀悼之作。景纯与苏轼交情深厚,二人曾有过多次的交往和共饮。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
这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深沉的哀伤与怀念,苏轼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对友人刁景纯的深切怀念。诗中“此老如松柏,不受霜雪槁”一句,生动地比喻了景纯的坚韧与长寿,体现了诗人对他人格魅力的赞美。而“宏材乏近用,千岁自枯倒”则流露出一种无奈,尽管景纯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施展,令人唏嘘。
在对景纯的追忆中,诗人反复提到“别时公八十,后会知难保”,表达了对未来再相见的渺茫与无奈,仿佛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结尾的“忍见万松冈,荒池没秋草”则充满了孤寂与凄凉,突显了友人去世后,世间的冷清与生命的无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景纯的悼念,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家的深厚情感与人文关怀。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刁景纯的哀悼与怀念,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此老”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是非虽难齐,反覆看愈好”的意思是?
诗人在别时对景纯的年纪有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