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5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0:31
养生
作者: 陆游 〔宋代〕
禀赋本不强,四十已遽衰,
药裹不离手,对酒盘无梨。
岂料今八十,白间犹黑丝,
咀嚼虽小艰,幸未如牛。
昔虽学养生,所遇少硕师,
金丹既茫昧,鸾鹤安可期?
惟有庖丁篇,可信端不疑。
爱身过拱璧,奉以无缺亏。
孽不患天作,戚惟忧自诒。
挛躄岂不苦,害犹在四支
二竖伏膏肓,良医所不治。
衣巾视寒燠,饮食节饱饥,
虎兕虽在傍,牙爪何由施?
老人不妄语,聊赋养生诗。
我的身体素质本来就不强,到了四十岁就已经显得虚弱,
药物常伴左右,酒桌上再也没有梨子。
没想到如今已八十,头发虽白却仍有黑丝,
咀嚼食物虽艰难,但幸好还不至于像牛一样。
我曾经学习养生,但遇到的良师寥寥,
金丹的道理仍然模糊不清,神仙的生活又怎能期望?
唯有《庖丁解牛》的篇章,值得我信任和依赖。
爱惜身体如同珍贵的璧玉,谨慎对待,没有缺损与亏损。
不必怨天尤人,心中自有忧虑。
挛缩与瘫痪虽苦,但祸害仍在四肢,
这病在心中,良医也无法根治。
衣服和巾帕应随季节变化,饮食要适量,
即使有虎狼在旁,自己又怎能施展牙爪?
老人不妄言,随便作赋养生之诗。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描绘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养生和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他对衰老和健康的关注。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通过对比初老与晚年的身体状况,展现了时间对生命的侵蚀。陆游用“药裹不离手”描绘了自己对健康的渴望与无奈,显示出一种对衰老的不甘与无力感。诗中提到学习养生的经历,表现出他对传统养生理论的怀疑和对人生的思索。
同时,诗中提到的“庖丁篇”引入了一个智慧的象征,暗示了对身体的细致呵护与理解的重要性。陆游用“爱身过拱璧”表达了对自身健康的珍视,强调了个人责任感。整首诗通过对身体、养生、衰老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关怀,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人陆游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庖丁”是谁的典故?
A. 孟子
B. 庄子
C. 论语
诗中“爱身过拱璧”指的是什么?
A. 爱惜身体
B. 不担心外界
C. 追求长生
答案:1. B 2. B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养生》与王维的《终南山》都探讨了个人与自然、生命的关系,但陆游更强调对健康的关注,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