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参寥》

时间: 2025-04-24 20:53:37

诗句

芥舟只合在坳堂,纸帐心期老孟光。

不道山人今忽去,晓猿啼处月茫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53:37

原文展示

和参寥
作者: 苏轼 〔宋代〕

芥舟只合在坳堂,
纸帐心期老孟光。
不道山人今忽去,
晓猿啼处月茫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怀念。诗中的“芥舟”可以理解为小舟,适合在狭窄的水道中行驶;“纸帐”象征着内心的期望和思念,似乎在表达对已故友人孟光的怀念。“不道山人今忽去”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突然与无奈,而最后一句“晓猿啼处月茫茫”则描绘了清晨猿鸣的孤寂与朦胧的月光,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注释

  • 芥舟:小舟,常用来比喻轻便的交通工具。
  • 坳堂:狭窄的水道或小港口。
  • 纸帐:用纸制作的帐篷,这里象征着内心的期望与情感寄托。
  • 孟光:指的是古代文人孟尝君的朋友,常用来指代友好的情谊。
  • 山人:指隐士或退隐的人,这里暗指友人的远去。
  • 晓猿:早晨的猿猴,象征孤独的叫声。

典故解析

“老孟光”出自历史典故,孟尝君为春秋时期的名士,而“孟光”则是指他的朋友,象征着对故友的怀念与敬仰。此外,诗中提到的“山人”也代表了隐士生活的理想,暗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豪放著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时期,心境愈加孤寂,常常怀念昔日的友谊与生活。因此,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苏轼的《和参寥》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以“芥舟”引入,既是具体的景物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隐喻,表达了自己在生活中的艰难与无奈。接着,提到“纸帐”表达了内心对友人的期待与思念,映衬出诗人对友谊的珍惜。最后的“晓猿啼处月茫茫”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深刻的孤独感,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展现出苏轼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芥舟只合在坳堂:这里强调了小舟的局限性,暗示诗人的处境。
    • 纸帐心期老孟光: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 不道山人今忽去:突显离别的突然与意外。
    • 晓猿啼处月茫茫:结合自然景象,传达了孤独与思索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芥舟”和“纸帐”作为比喻,传达诗人的情感状态。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友人的思念及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反映出人际关系的脆弱与人生的无常。

意象分析

  • 芥舟:象征着脆弱的生活状态。
  • 纸帐:象征着内心的期望与情感寄托。
  • 晓猿:传达孤独与寂寞的情感。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的“老孟光”指的是谁? A. 孟尝君的朋友
    B. 苏轼的父亲
    C. 苏轼的老师

  2. “芥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谊
    B. 脆弱的生活状态
    C. 自由

  3. 诗中的“晓猿啼”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思念与孤独。
  • 李白的《夜泊牛津》:描绘夜晚的孤寂与思考。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参寥》与李白的《夜泊牛津》都表达了对孤独生活的感慨,但苏轼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怀念,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索。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查询

汤阴道中 西陵 邺南城 秋思 木芙蓉 月下看桂 咏并头红莲 鄂渚悟道歌 赠乔二郎 秘诀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陶犬瓦鸡 頁字旁的字 泣歧悲染 閠字旁的字 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留犊淮南 包含跛的词语有哪些 冬开头的成语 直情径行 厂字头的字 开基创业 限产 髈乍 曲牌 震詟 釆字旁的字 托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