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予昔过岭而南题诗龙泉钟上今复过而北次前韵》

时间: 2025-04-26 04:46:37

诗句

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

人贪归路好,节近中原正。

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

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6:37

原文展示:

予昔过岭而南题诗龙泉钟上今复过而北次前韵

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
人贪归路好,节近中原正。
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
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秋风吹起,黄叶纷纷落下;早晨的细雨洗净了绿色的树木。人们都想早早回家,正值中秋节,正好是归途的好时节。我独自慢慢下山,心中仍然记得路途的艰险。远远地知道叔孙子(指的是我的朋友)已经到达鲁地,那里有众多的学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卷起、吹起。
  • 黄落:指秋天黄叶的落下。
  • 洗绿净:用雨水洗涤,使树木更加清新、干净。
  • :渴望、希望。
  • :指节气,这里是指中秋节。
  • 徐行:慢慢走,缓慢地行走。
  • 艰险:艰难险阻。
  • 遥知:远远地知道。
  • 叔孙子:指诗人的朋友,可能是指当时的某位名士。
  • :指鲁地,今山东一带,古代鲁国所在地。
  • 诸生:指学生,特别是有志于求学的年轻人。

典故解析:

  • 叔孙子:古代名士,可能指孔子的后代或相关人物,代表儒家学派的传承。
  • 鲁诸生:鲁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提及“诸生”强调了教育与学术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擅长描绘生活中的哲理和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南渡之后,表达了他在秋风秋雨时节的思乡情怀,以及对友人的挂念。正值中秋佳节,诗人感受到归家的渴望,同时也反思旅途的艰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风和朝雨开篇,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诗人用“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描写了秋天的气息,给人以清新之感,同时也暗含对于人生易变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到人们对归路的渴望,特别是中秋节的临近,加深了这种思乡的情绪。

在“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中,诗人表达了在旅途中对艰难险阻的铭记,体现出一种坚韧的品质和对生命体验的深刻理解。最后两句提到友人已到鲁地,显示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学术的关注,流露出对未来和理想的希冀。

整首诗运用了简洁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阅历的反思,体现了苏轼作品中常见的情感深邃与哲理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风卷黄落:描绘秋天的情景,黄叶随风飘落,表现出季节的变换。
  2. 朝雨洗绿净:早晨的雨水洗涤了树木,使其更加鲜亮,暗示新生与希望。
  3. 人贪归路好:人们渴望归家的美好,体现对家乡的思念。
  4. 节近中原正:中秋节即将来临,正是团圆的时刻。
  5. 下岭独徐行:独自一人缓慢下山,象征孤独感与思索。
  6. 艰险未敢忘:不忘旅途中的艰难,体现诗人的坚韧精神。
  7. 遥知叔孙子:远远知道友人已到达鲁地,彰显人际关系的珍贵。
  8. 已致鲁诸生:友人已经在鲁地教书育人,体现对学术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风与黄叶的落下作比喻,营造出浓厚的秋意。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朝雨洗绿净”展现雨水的温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在旅途中的孤独感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人对归属感和学术追求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带来思考与感慨。
  • 黄落:代表生命的衰退与岁月的无情,蕴含对过往的反思。
  • 朝雨:象征新的开始和洗净,带来希望。
  • 归路:象征归属感与思乡情绪,反映对家乡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叔孙子”指的是哪类人物? A. 农民
    B. 商人
    C. 名士
    D. 士兵

  2. 诗人通过“艰险未敢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忘却过去
    B. 对过去的坚定记忆
    C. 对未来的恐惧
    D. 对他人的怜悯

  3. “秋风卷黄落”中的“卷”字有什么含义? A. 追逐
    B. 吹起
    C. 攀爬
    D. 收集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的情感。
  • 《月夜忆舍弟》杜甫:描绘了兄弟间的情谊和思念。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月为媒介,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团圆的渴望。
  • 杜甫《春望》:对家国的思念与忧虑,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苏轼全集》
  2. 《宋代诗词选》
  3.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洛阳 念昔游三首 柳绝句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商山麻涧 蔷薇花 题禅院 寓言 题武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栩栩 包含并的成语 党团 包含荼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闲奥 彑字旁的字 元凶巨恶 穷追猛打 清廓 斗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有模有样 运乖时蹇 肉茸茸 斩将搴旗 包含陟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