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1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12:08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樵夫偏念客途长,肯向城中为裹粮。
晓指高沙移处泊,司徒庙下贾家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樵夫对远行客人的关心,他愿意为客人到城里去准备粮食。清晨时分,他指着高沙滩的地方告诉客人可以停留,而在司徒庙下则是贾家庄的所在地。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时期杰出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主张抗击外敌,捍卫国家,因而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文天祥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豪迈的气概而著称,诗风雄浑,常抒发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至扬州》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文天祥在战乱中经历了许多磨难,此诗表现了他对民生的关切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至扬州》是一首体现文天祥人道主义关怀的作品,诗中通过简单的樵夫与客人的对话,展现出一种温情与人性光辉。樵夫对远行客人的关注,体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关爱,这种情感在动荡的时代尤为珍贵。
诗歌在语言上简洁明了,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营造出一种朴素而温暖的氛围。樵夫的举动不仅是对客人的关心,更是对人间情义的传达。清晨的景象与樵夫的行为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性的赞美。
整首诗虽然意境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无私奉献精神的推崇。此诗不仅是对生活的一种描绘,更是对人性美的歌颂,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樵夫的行为传达出对他人关爱的情感,反映了在逆境中人们彼此帮助与温暖的美德,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樵夫对客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高沙”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文天祥的《至扬州》与王维的《送别》都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但前者更侧重于对陌生人的关怀,而后者则是对朋友的离别之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