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0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00:11
江南啼血送残春,
漂泊风沙万里身。
汉末固应多死士,
周馀乃止一遗民。
乍看须少疑非我,
只要心存尚是人。
坐拥牢愁书眼倦,
土床伸脚任吾真。
江南的鸟儿悲鸣,送走了残春,
我在风沙中漂泊,身在万里之外。
汉末时应有许多死士,
而我只是一位流亡的遗民。
乍一看,或许会让人怀疑我并非我,
但只要心中存有情感,仍然算是人。
我坐在牢狱中,愁苦交加,眼睛疲倦,
在土床上伸脚,任凭我做我自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诚和勇敢著称,积极参与抵抗外敌入侵的斗争,最后被俘后宁死不屈,成为忠贞的象征。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南宋末年,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文天祥身处逆境,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与人们的无奈。
文天祥的《自述二首》通过第一首诗描绘了个人的苦闷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中“江南啼血送残春”,用鸟鸣的悲伤传达了对即将逝去春天的哀痛,体现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接下来“漂泊风沙万里身”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无奈和失落。汉末的“死士”与周朝的“遗民”形成鲜明对比,文天祥将自己视为一个无家可归的流亡者,显示出他对历史的沉重感慨。后半部分“乍看须少疑非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存在的思考,尽管身处逆境,但只要心中仍有情感,便依然是一个完整的人。最后“坐拥牢愁书眼倦,土床伸脚任吾真”则展现了他在监狱中对自由的渴望和内心的真实,尽管身处囚禁,但仍然力求保持自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遭遇,反映了文天祥对历史、个人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传达出尽管身处逆境,仍要坚守人性和信念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文天祥所指的“死士”主要指谁?
A. 忠臣义士
B. 平民百姓
C. 外敌
D. 君主
“乍看须少疑非我”意指什么?
A. 外界对自己身份的怀疑
B. 自我怀疑
C. 身份认同
D. 忘记过去
诗中“坐拥牢愁书眼倦”的含义是?
A. 享受自由
B. 感受到的愁苦与疲惫
C. 读书的快乐
D. 拥有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