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3:42
既投古庙觅藜羹,
三五樵夫不识名。
僮子似知予梦恶,
生柴烧火到天明。
我来到古庙中寻找那藜羹,
三五个樵夫对这里毫无所知。
那小孩似乎知道我的梦境不佳,
生柴堆燃烧着火光直到天亮。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别著名的典故,但“古庙”常常被用来象征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藜羹则是简朴生活的象征,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对平凡事物的眷恋。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子华,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义著称,曾在抗元斗争中积极参与,最终为国捐躯。其诗风豪放,蕴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这首诗作于文天祥被俘后,生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内心充满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反映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
《至扬州》通过描绘诗人在古庙中寻求简朴食物的场景,展现了他在艰难境地中的孤独和无奈。诗的前两句写了他在古庙中寻觅藜羹的情景,搭配樵夫们的无知,暗示了他对世事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小孩的反应,传达出一种梦境不佳的隐喻,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简单的生活描写中,渗透着深刻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探讨了人在逆境中的孤独感,以及对理想和现实之间落差的深刻反思。通过对平凡生活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生存的坚持和对故国的思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藜羹”指的是什么?
“三五樵夫”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